今晚8点锁定央视《山水间的家》!看新乡延津粮田焕新颜
摘要:
今晚8点,央视《山水间的家》将带您走进新乡延津粮田,见证这片土地焕发出的新颜,节目将展现当地通过努力改造农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环保水平的成果,这是一次关于家园变迁的探寻,也是一次... 今晚8点,央视《山水间的家》将带您走进新乡延津粮田,见证这片土地焕发出的新颜,节目将展现当地通过努力改造农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环保水平的成果,这是一次关于家园变迁的探寻,也是一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示,不要错过这场视觉盛宴,感受山水间的家之美好。
良种富农,河南新乡市延津县任庄村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推动小麦、玉米等作物规模化种植,发展智慧农机与精深加工,为新时代农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11月1日20:00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将在总台CCTV-1综合频道播出,央视网、央视频客户端同步播出。
本期节目将带您走进河南新乡市延津县任庄村和陕西汉中市洋县草坝村。田畴沃野间,品任庄村如何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实现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田”的转型,筑牢产粮根基;碧水青山畔,看草坝村怎样用生态引领产业发展,铺就由“护鸟育林”至“兴业富民”的路径,守护绿色家园。《山水间的家》邀您解码中国乡村的创新实践,见证科技让丰收更有保障,感受生态为发展注入动力。
良种千钧力 智慧沃野新
任庄村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本期节目,由主持人撒贝宁、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段怀清、演员热依扎组成的 “山水小分队”来到了河南新乡市延津县任庄村。
“山水小分队”一到地头,就跟着乡亲们钻进青纱帐般的玉米地忙活起来。轻撕苞叶,顺势一掰,当层层绿衣褪去,饱满的玉米棒跃入眼帘。采摘的玉米被运往集中晾晒场地,唱着“兄弟们加把劲!嘿哟!嘿哟!”的号子,“山水小分队”与乡亲们并肩劳作,将玉米归仓。他们的汗水与笑语,正是对“耕耘”二字最赤诚的诠释。
在任庄村的田野上,“山水小分队”亲眼见证了现代农业的精准与高效。玉米收获机十几分钟便完成一亩地的采收、玉米脱粒机每小时可处理六七亩地的玉米棒……形态各异的专业农机贯穿从种到收全流程,笔直平坦的标准化道路直抵田间地头,更是打通了大型农机下田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有机可用、有路可走”。返乡种粮的肖绅对此感受真切。他承包的14亩土地,以前收秋要忙活一个月,如今农机助力,两三天就能完成。于他而言,这片土地不仅是全家的生计来源,更是情感的根系所在。
今年,“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智慧农机、良种良法等新要素正为粮食生产带来新动能。当地农业局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墒情检测仪,通过传感器将温度、湿度等数据实时传输至平板电脑,生成精准的“体检报告”,并据此推荐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这些扎根田间的技术和深入一线的服务,共同筑牢了“中原粮仓”的根基。通过规模化种植1500亩小麦、1300亩玉米和280亩花生,任庄村农户收入从几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改变不仅在于效率的提升,更在于价值的重塑。以延津小麦为代表的“新乡小麦”,成为全国首个麦类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第一船出口到国外的食用磨粉小麦。出众的品质优势,吸引鲁花等龙头企业在此兴建现代化加工基地,配备动态恒温仓储,让小麦住进“空调房”。科技赋能下诞生的小麦粉,麦香更为浓郁。在“面面俱到‘食’验室”等环节中,“山水小分队”和孩子们共同追溯了一颗小麦的“生命之旅”:从田间地头的种子,到厨房里的高低筋面粉,再到餐桌上的花样美食。这场奇妙的探索,让“粒粒皆辛苦”从书本上的诗句,化作大家心中真切而具象的感知,珍惜粮食、感恩自然的种子,就此在心田生根发芽。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今天的任庄村,越来越多的农户正告别传统耕作模式,向着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当科技扎根土地,当产业价值持续提升,稳产增收的底气就越攒越足——这正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在中原大地上最生动的写照。
任庄村以科技赋能、良种兴农;草坝村以朱鹮为媒、有机富民。11月1日,《山水间的家》邀您品尝秋粮的丰硕甘甜、感受朱鹮的翩跹诗意,品读中国乡村在绿色发展道路上书写的创新实践与生态智慧。
来源:央视一套
编辑:陈培闯
二审:段玉龙
三审:卢家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