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行人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上热搜,法院道歉,青岛撞人赔偿案曝出

访客 2025-05-11 15:30:41 4
“行人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上热搜,法院道歉,青岛撞人赔偿案曝出摘要: 5月11日,青岛的一起撞人赔偿案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一段普法视频说起。原本是法院想通过案例向大家普及法...

5月11日,青岛的一起撞人赔偿案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一段普法视频说起。原本是法院想通过案例向大家普及法律知识,没想到却因为法官的一番表述,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行人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上热搜,法院道歉,青岛撞人赔偿案曝出

话说在2023年5月19日,青岛李沧区一个小区门口,59岁的老人正走着,突然来了电话,便放慢脚步停下来接电话,身体也稍微转向一边。这时,29岁的女子快步走来,似乎有急事,走路时心不在焉,左顾右盼。当老人停下时,女子离老人还有4米多远,差不多一辆轿车的距离,可她愣是没注意到前面的老人,直接撞了上去。老人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右股骨颈创伤性骨折,构成十级伤残。

出院后,老人将女子起诉到法院,经过多次调解,赔偿金额从18万降到7万,女子同意后双方签署了调解协议,她也一直按时支付赔偿款,如今只剩最后6000元还没到支付。按理说,这事都过去两年了,也快解决了,可谁能想到,最近法院把这案子做成普法案例,韩法官在视频里的说法却出了问题。他说老人走路打电话突然转身,后面的路人没保持安全距离所以要赔偿,这可把网友们弄糊涂了:走路又不是开车,哪来的安全距离?而且大家都以为撞人的是年轻男性,结果视频里却是年轻女子,这差距也太大了。

“行人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上热搜,法院道歉,青岛撞人赔偿案曝出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法院公布了事发时的监控,真相这才浮出水面。原来,根本不是老人突然转身,而是女子没注意看路撞上去的。很明显,韩法官在普法时把案件事实说错了,连“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这种表述都是错的。法院也赶紧站出来,承认错误并向网友道歉。

但网友们可不买账,评论区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有网友直接开怼:“如果视频非同案,那是把群众当傻子。如果视频为同案,那法官就是傻子。问题来了,傻子能当上法官吗?”这话虽然直接,但也说出了很多人的疑惑。还有网友发现了时间和人物的矛盾:“这个视频是2023年5月,两个人同为女性。而撞人事件中说的是一男一女两个人,是2024年11月。时间不一致啊!”“法院说是男撞女,视频里变成了女撞女,到底谁在撒谎?”大家都觉得这前后差距太大,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同一个案件。

更有网友联想到了其他类似事件,调侃道:“古有指鹿为马、前有指鼠为鸭、现有指女为男。真是法盲普法、用谎圆谎,拿法律当儿戏、践踏民意。”“这跟‘指鹿为马、狸猫换太子、鸭脖鼠头’有任何区别吗?青岛法院随便怎么讲都可以!这是将全国百姓的认知、智商踩在地上——反复摩擦的节奏!”可见大家对法官的失误和法院的澄清有多不满。

“行人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上热搜,法院道歉,青岛撞人赔偿案曝出

还有一些网友对法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质疑:“一个法官连一个如此简单的案情都描述不清,让这样的人来断案,后果不堪设想!”“据另外的报道,这位好法官在2023年一年之间成功调解案件8千多件。我就奇怪了,他的这8千多案件是怎么来的,难道是他从业以来累积的案件到2023年一次性解决的。还是整个中院一年的案子全交给他处理的。就他一人一年解决8千多件,那中院其他法官们的案件加起岂不是天文数字,那说明了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病得不轻了,人民的矛盾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反正我是不信。”

面对网友们的种种质疑,法院虽然道了歉,但似乎并没有完全消除大家的疑虑。很多人觉得,法官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在普法时却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在不应该。而且在事件曝光后,法院的澄清也显得有些苍白,甚至有网友怀疑视频的真实性,觉得是“狸猫换太子”,用另一个相似的视频来糊弄大家。

“行人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上热搜,法院道歉,青岛撞人赔偿案曝出

这件事闹到现在,确实让人感慨良多。法官的一次失误,引发了这么大的争议,可见法律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普法本是好事,但前提是要把事实弄清楚,不然不仅起不到普法的作用,还会让公众对法律产生误解。法院在处理这类事件时,也应该更加严谨,及时公布准确的信息,回应公众的关切。网友们的监督也很重要,正是因为大家的关注,才让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希望以后类似的事情能少一些,法律的尊严和公信力能得到更好的维护。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