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连锁酒店的下沉战火,已经蔓延至县城咖啡

访客 2025-05-26 15:59:20 6
连锁酒店的下沉战火,已经蔓延至县城咖啡摘要: 文 | 酒管财经入住高效、高性价比、还能24小时随时享用一杯有格调的品质咖啡,是如今不少年轻商旅客选择酒店的基本要求。伴...

文 | 酒管财经

入住高效、高性价比、还能24小时随时享用一杯有格调的品质咖啡,是如今不少年轻商旅客选择酒店的基本要求。

伴随着国民咖啡消费习惯的养成,咖啡市场进一步下沉,也使不少连锁酒店开始关注下沉咖啡市场。

近日,尚美数智酒店集团旗下中端酒店品牌尚客优悦2.0版本的全国首家门店在温州市平阳县落地。

据悉,尚客优悦围绕核心品牌文化“咖啡生活方式”,进行了新场景、新住宿、新空间及新体验四大维度的2.0产品升级,旨在进一步抢下沉市场。

是酒店更是咖啡馆

是酒店,更是咖啡馆,这是尚客优悦2.0的产品理念。

据了解,尚客优悦2.0打破了传统酒店大堂布局,以沉浸式咖啡场景贯穿整个公共区域,既是酒店大堂,也是社交的咖啡空间。

此外,店招核心色融合了中国红与咖啡原色,前台也从传统模式转为给住客提供从入住办理到咖啡制作的一站式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尚客优悦2.0在服务品质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打造了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咖啡馆,为住客提供全天候的咖啡服务。

连锁酒店的下沉战火,已经蔓延至县城咖啡

尚客优悦2.0 24小时咖啡馆 / 图源:尚客优Family

从其设计动线来看,尚客优悦2.0将单一的住宿空间转化为集酒店、咖啡馆、休息站、商务洽谈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把社交、办公、睡眠三个分散的场景整合在酒店这一个空间内。

传统酒店多数时间(夜晚居多)只是提供住宿功能,大堂等其他公区坪效较低。

而咖啡馆虽然白天客流较多,但夜间客户粘性较低。

正是捕捉到了这种需求,尚客优悦2.0试图通过整合咖啡馆和酒店的功能,把星巴克等打造的社交+办公的“第三空间”搬进酒店。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场景整合策略实现了“一店多卖”的商业效果,把酒店从功能单一的住宿空间转变为一个可以自由流动、任意切换的多元生活空间,开辟了多元盈利渠道。

尚客优悦2.0还通过全空间智能化布局,在公共区域配备AI机器人、智能储物柜、智能售货柜和智能入住机等设备,在客房内则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客控系统、智能马桶和智能门锁等,提升门店运营效率的同时,更满足了年轻人智能化需求与新奇感。

“π客房”的设计,使得有限的客房空间能够通过可变换的家具组合满足住宿、办公、健身等多种需求。

不过,这次升级焕新也对酒店的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比如24小时提供咖啡的人员管理和分配以及如何针对性地服务不同场景的客人等问题。

连锁酒店开始盯上下沉咖啡市场

过去,咖啡作为舶来品,一度是高端商务人士的专属。

但如今,局面发生了变化。

咖啡由精英消费转向了平民消费,部分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回到小镇上,将在一二线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带回到家乡,使得咖啡逐步走向下沉市场。

2025年,星巴克已突破1000个县级市场,瑞幸“加速渗透下沉市场”,库迪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接近40%,幸运咖70%的门店扎根下沉。

《2024咖啡市场洞察报告》指出,四五线市场咖啡门店及订单增速明显,四五线城市及以下外卖订单量年同比均超100%。

连锁酒店的下沉战火,已经蔓延至县城咖啡

《2024咖啡市场洞察报告》 / 图源:咖门

另有数据显示,从咖啡的消费动机来看,67.5%的消费者是为了提神需要;35.8%的消费者是为了社交;还有25.6%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喝咖啡。

咖啡的刚需化趋势明显,而酒店场景天然适配咖啡的消费需求(早餐、商务会谈、社交)。

小镇青年成咖啡消费潜力股,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解释为什么尚客优悦为何聚焦打造“酒店+咖啡”的产品模型。

在国内,“酒店+咖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在星巴克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中国已开业的高端酒店几乎都设有咖啡厅,尤其是国际高端酒店,咖啡厅更是标配,只不过在一段时间内只作为高端酒店服务之一,并未普及。

其实尚美数智跨界加入咖啡赛道并非个例,此前也有其他酒店品牌跨入咖啡赛道。

近年来,连锁酒店的“酒店+咖啡”一般有三种形式:

一是酒店品牌联名咖啡品牌,将其引入酒店空间中,比如华住和COSTA的合作;

据华住集团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旗下酒店内咖啡日均销量增长达到35%。足见这种标准化的咖啡服务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二是将咖啡基因融入酒店品牌属性,比如喆啡酒店和尚客优悦酒店;

数据显示,喆啡酒店推出首年非房收入占比就已经达到27%。

三是酒店推出自营咖啡品牌,比如OYO酒店旗推出的“芬然咖啡”、首旅如家推出的“如咖啡”和万达酒店及度假村推出的“万咖啡”。

连锁酒店的下沉战火,已经蔓延至县城咖啡

图源:万达酒店及度假村

国金证券曾指出,一杯咖啡中生豆成本仅占4%左右,真正影响咖啡定价的因素主要为占比超25%的租金成本和近30%的人力相关成本,搭上酒店这种现成业态的“顺风车”将有望为它们节约超五成的成本。

相较于获客成本高、供给趋于饱和的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潜力大已成咖啡和酒店两大业界共识。

麦肯锡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个人消费规模将达到65.3万亿元,超66%的增长来自于包括三线及以下城市、县乡市场在内的下沉市场。

2025年,下沉市场战火更猛的除了咖啡还有酒店。

华住集团旗下的全季、桔子酒店,首旅酒店旗下的睿柏云酒店,锦江集团旗下的欧暇地中海酒店等头部酒店集团的中高端子品牌,都愈加频繁地出现在县城住宿的选项里。

此外,万豪、洲际酒店等奢华酒店也开始抢夺下沉市场。

如今,抢占下沉市场的各大酒店品牌在咖啡赛道开启了新的客户争夺战。

酒店的“第三空间”到底怎么做?

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共享经济的发展,酒店正在从传统的住宿场所演变为“第三空间”,即一个融合社交、办公、休闲与文化体验的多功能共享空间。

尤其是Z世代以独特的消费理念与行为模式推动传统酒店业态向个性化、年轻化、社交化方向升级。他们的需求早已超越“一张床、一顿早餐”,转而追求个性化体验、社交价值与文化共鸣。

在很长一段时间,星巴克作为“第三空间”,其不仅仅是一个售卖咖啡的地方,更像是一个介于家庭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社交、休闲与商务活动的理想空间。

2016年,亚朵创始人耶律胤在星巴克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空间”的概念。

他认为,住宿是第一空间,办公是第二空间,社交是第三空间,而第四空间是前三者的融合,是一种“在路上”的全新生活方式。

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也指出,酒店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对空间的解放。

他表示,华住酒店未来的发展重点就是依托现有的物业,衍生出公寓、短租和办公空间,以满足社群住宿、办公、商旅等不同的场景需求。

连锁酒店的下沉战火,已经蔓延至县城咖啡

亚朵4.0 / 图源:外滩TheBund

亚朵将大堂改造为24小时图书馆,提供属地化书籍和现磨咖啡。

全季打造禅意茶室,成为商务人士临时办公据点。

2024年,万达酒管推出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全新电竞酒店品牌——竞胜酒店,填补市场空白,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电竞爱好者提供集住宿、娱乐、社交于一体的复合体验空间。

如今的咖啡空间,已成为人们理想的社交场所与精神放空之地。

越来越多的酒店也将咖啡吧作为重点社交空间打造,既带给宾客多元鲜活的体验,也巧妙传递酒店的理念。

在传统中端酒店强调硬件、早餐等竞争叙事时,尚美优悦巧妙地避开了这些竞争元素,转而提供咖啡与智能融合的多元空间。

曾经“大而无用”的酒店大堂空间,因为“第三空间”而获得了多元属性。

不难发现,只局限于住宿这层单一切面的内卷并不是助力行业发展的良策。

随着下沉市场的消费意愿持续喷薄而出,这一战场的竞争趋势日趋激烈。

一位酒旅观察人士提醒道,“酒店+咖啡”并非普适性赛道,诸多连锁酒店通过咖啡加持在进入下沉市场时,更需要对下沉规划作出精打细算,控制好经营成本。

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功能性需求,转而追求“五感协同”的沉浸式悦己体验。

酒店+咖啡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空间+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而非单纯售卖一杯咖啡。

未来,酒店能否将自己的咖啡故事继续讲下去,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投入。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