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杯8毛钱,外卖补贴大战激活库迪,门店单量翻倍,便利店能成继命稻草?|咖啡之战

在这场外卖大战中,外卖平台们发战报时,总爱带上库迪咖啡。
报! ——库迪咖啡在京东外卖的销量累计突破4000万单。 报! ——在“淘宝闪购”全量上线24小时内,库迪咖啡销量快速上升至平台咖啡类目第一,较日常订单增长近10倍。
是库迪咖啡这座关隘太好出战绩?还是它已成为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
5月下旬,红星资本局走访发现:在外卖大战的推动下,多家库迪咖啡门店的订单量暴增,有门店涨了两倍有余,还有品牌拓展人员放话:日均订单小于500杯都算是不合格。
不过,在订单猛增的同时,库迪咖啡运营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供应链问题也被暴露出来。
大生椰拿铁8毛钱一杯
库迪咖啡有门店店员人数翻倍
在各大外卖平台被约谈后,外卖大战有所收敛,明面上的口水仗没了,但价格战并未终止。
5月下旬,红星资本局走访多家库迪咖啡门店看到:每家门店都有两位及其以上的员工在忙着做咖啡,订单多是外卖单,包装好的咖啡就放在台面或外卖架上,等待外卖员来取餐。
在多家门店的外卖架上,有来自各大外卖平台的订单,单价在0.8元/杯到7.9元/杯之间。
红星资本局在实探中发现,5月22日,实付价最低的订单来自美团,多位顾客在不同的库迪咖啡门店下单了大杯的生椰拿铁,该款咖啡的门店定价为13.9元,但这些顾客的实付均为0.8元。
8毛钱/杯的生椰拿铁
库迪咖啡某门店的店员告诉红星资本局,在外卖大战前,他们的日均出单量大约为200多杯;现在的日均出单量大约为700多杯,增长了两倍有余。
“以前我们两个人就够了,现在我们要三、四个人,有其他门店的来支援。”在该店员受访时(工作日上午11时许),该店内共有五位员工在忙着做咖啡、打包咖啡等。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除了其他门店的支援外,也有门店选择招新、拉长兼职员工的工作时间。
有库迪咖啡的加盟商告诉红星资本局,他共有三家库迪咖啡的加盟店,两家是校园店(无外卖配送),只有一家开了外卖渠道,“(单量)没有那么猛地提升,但感觉还是挺明显的。”
该加盟商称,在外卖大战前,这家店的日均订单为500-600杯,其中有100多杯是从外卖渠道出去的;而现在,光是外卖渠道的订单量已升至300多杯。
另有加盟商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拓展(库迪咖啡品牌员工)跟我聊天,开玩笑说:‘现在(日均订单)500杯以下都算不合格’。”
为什么是库迪咖啡?
新加盟商未能喝到大战的“肉汤”
在此次的外卖大战中,各大平台的补贴均倾向咖啡、奶茶等品类,单杯的价格多在10元以下,甚至有网友戏称:“每天一杯,糖尿病都喝出来了。”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红星资本局,咖啡是新生代的刚需品之一。其中,库迪咖啡的性价比高、交易门槛低,这或是外卖平台大额补贴库迪咖啡的原因,此次补贴对库迪是不错的红利。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库迪咖啡是最早入驻京东平台的连锁咖啡品牌,其在这场外卖大战中收获红利,不仅提高了品牌认知度,部分加盟商也吃到了“肉”。
有两位来自不同省市的加盟商向红星资本局确认,在此次的外卖大战中,单杯咖啡的实付价很低,但相应的补贴均由外卖平台和库迪品牌承担,加盟商并未因此额外掏钱。
以生椰拿铁为例,据加盟商向红星资本局介绍,这是整个门店中成本最高的产品,大约需要6元/杯(不计房租和人力成本),即便补贴后的实付价低至0.8元/杯,加盟商也是赚的。
外卖员在库迪咖啡某门店取餐
不过,也有加盟商连“肉汤”都没能喝上。
王伟(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他在今年加盟了库迪咖啡,选择的是联营模式(便利店+咖啡)。近日,他的门店正式开业,但因为库迪咖啡品牌方面的不上心等原因,这家门店还未能入驻外卖平台。
“我让员工自己去提交了外卖平台入驻申请,就像是外面普通的店申请一样,结果被打回来了,说‘要通过库迪的系统’。我去问,库迪的运营经理才把相关的外卖申请流程发过来,我们又去申请,申请到现在还没有审核通过。”王伟对红星资本局说。
王伟称,在开业后,他才被通知去参加培训会,“里面有很多加盟商,只有我开业了,其他人都还没有。如果他们在我开业前就培训,我会少走很多弯路,上外卖肯定没问题。”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另有一位今年加盟库迪咖啡的加盟商也告诉红星资本局,他因为库迪咖啡方面被耽误了一段时间,部分设备(如咖啡机)的到货速度非常慢。
该加盟商还向红星资本局分析称,这或许是因为库迪咖啡的扩张速度太快,所以这些东西一时调配不出来。
目标是开设5万家店
联营模式下暴露出供应链问题
去年,库迪咖啡曾提出了一个目标:2025年底,门店总数达到5万家。
5月23日,红星资本局以意向加盟商的身份从库迪咖啡了解到,目前,库迪咖啡已开设1.3万家门店。距离5万家门店的目标,还差4.7万家。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库迪咖啡力推“联营模式”。朱丹蓬告诉红星资本局,联营模式属于各取所需,这是库迪咖啡降低成本、轻资产运营的重要工具和抓手。
其中,咖啡便利店备受业内关注,王伟选择的即为此种模式。
截图自库迪咖啡官网
王伟告诉红星资本局,在实操过程中,他发现库迪咖啡的供应链存在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他的门店选址是在某写字楼园区,但在首次配货时(强制),库迪咖啡方面给他发来了调味品、毛巾、洗衣液等产品,这些产品在写字楼场景下的需求很低,“这种不可能卖得动的,都堆在货架上,还占用一个货架位置。”
第二个问题是,库迪咖啡每周送货一次或两次,这对便利店来说难以接受,“比如说,这个水今天卖得很好,没有了,那也没办法,只能等下周补货。”甚至,部分畅销的产品会出现没有库存、无法下单的情况,且库迪咖啡能提供的品类不支持加盟商外采。
事实上,供应链问题不仅在联营模式的门店出现。红星资本局在走访时发现:在库迪咖啡的经典模式门店(仅卖咖啡)中,随着订单增长,有门店的物料供应跟不上,只能向其他门店借。
未来,如果外卖平台补贴的潮水褪去,库迪咖啡能凭借自身再现爆单吗?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摄影报道
编辑 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