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问题电芯疑供货多家充电宝品牌目前仅两家召回,律师:监管发现问题可责令召回

访客 2025-07-04 16:17:32 2
问题电芯疑供货多家充电宝品牌目前仅两家召回,律师:监管发现问题可责令召回摘要: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持续发酵,相关产品是否已全部召回也备受公众关注。今年6月中旬,作为业内知名的充电宝品牌,罗马仕、安克...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持续发酵,相关产品是否已全部召回也备受公众关注。

问题电芯疑供货多家充电宝品牌目前仅两家召回,律师:监管发现问题可责令召回

今年6月中旬,作为业内知名的充电宝品牌,罗马仕、安克先后分别宣布召回49万多台、71万多台充电宝。此次充电宝安全问题被指出自电芯,涉及众多充电宝品牌。目前,除了罗马仕、安克,暂无其他充电宝品牌启动召回计划。

就问题电芯的情况,6月30日上午,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目前正在调查中,后续会统一对外发布。

有律师表示,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消费品存在缺陷的,也可以责令生产者召回,或者依法采取其他措施消除缺陷风险。如果企业敷衍召回,监管部门可责令其改正。根据情节轻重,还可对企业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若企业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还可能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

除了罗马仕、安克,暂无其他充电宝品牌启动召回

近日,安克创新副总裁、充电及储能业务负责人熊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充电宝安全问题,出自电芯,供应商是充电宝行业的头部电芯厂。经过拆解、做长循环测试发现,电芯正极材料里,镍、钴、锰的比例在不同时期是有差异的,并最终确认,这批电芯的材料在过程中有多次变更,这意味着电芯有多重风险。

“这款电芯整个产量我们估计应该在2000万片~3000万片。有问题的比例,我们认为应该还挺高的,肯定不是现在市面上已经召回的这个数字。”熊康说。

针对“市面上可能超过50%的问题电芯还在流通、尚未召回”的问题,熊康表示,肯定还有很多,甚至可能超过这个数量,至于他们的风险的高和低,各家会有自己的判断。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据罗马仕、安克此前发布的召回公告,召回原因是充电宝的电芯存在原材料变更,导致极端情况下或有燃烧风险。澎湃新闻查询发现,此次被指安全隐患的源头供货企业——江苏无锡的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下称“安普瑞斯”),目前多个相关电池及电芯产品3C认证证书处于“暂停”状态。

针对安普瑞斯的电芯问题,6月27日,安普瑞斯一位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目前,该公司仍在生产电芯,都是按相关规定生产的。至于网传的相关问题,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中。6月30日上午,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目前正在调查中,后续会统一对外发布。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安普瑞斯在国内的累计生产锂电池数量就突破1亿只。在充电宝领域,安普瑞斯是安克、罗马仕、小米、绿联、倍思等众多充电宝品牌的电芯供货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除了罗马仕、安克宣布启动召回,尚无其他充电宝品牌“跟进”对自家的充电宝启动召回计划。

律师:如发现产品存在缺陷,监管部门可责令生产者召回

什么情况下企业应该召回呢?市场监管部门该如何监督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六条也规定,产品投入流通后发现存在缺陷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补救措施不力造成损害扩大的,对扩大的损害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据前款规定采取召回措施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负担被侵权人因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消费品的安全负责,消费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应当实施召回;经缺陷调查认为消费品存在缺陷的,组织缺陷调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知生产者实施召回;接到召回计划报告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消费品召回管理信息系统向社会公示生产者报告的召回计划。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表示,通常情况下,企业是召回的第一责任人。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消费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消费品,采取有效措施警示销售者停止销售缺陷消费品,同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制定召回计划并实施召回。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消费品存在缺陷,也可以责令生产者召回,或者依法采取其他措施消除缺陷风险。

赵良善指出,若企业敷衍召回时,监管部门可责令其改正。根据情节轻重,还可对企业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若企业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还可能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