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孩高考结束要买高级装备,父亲不给买,女孩:养不起孩子,丢人

高考一结束,不少孩子都想着松口气,换个新装备、出去转转,这本是人之常情。可江苏这户人家,却因为“买东西”闹得脸红脖子粗——刚考完的女儿谢某,跟父亲张口就要七千多的手机、苹果三件套,还得加上一趟旅游。父亲犯了难,几句劝说下来,女儿的话像针一样扎心,最后父亲忍不住发了火,这事传到网上,引来了一堆家长的共鸣。
谢某看着身边同学,考完试有的换了最新款手机,有的买了轻薄笔记本,还有的跟着爸妈去了海边度假,心里直痒痒。她找到父亲,说自己也想换个新手机、买台电脑,最好再出去玩几天。父亲一听,觉得孩子辛苦这么久,换些学习用品、放松一下是应该的,当即就应了。
可谢某接下来的话,让父亲愣了神:“手机我要七千多的那款,电脑、平板也得是苹果的,三件套配齐,不然,上大学拿不出手。”父亲每月工资5000多,一听这话就犯了难,劝道:“手机电脑够用就行,不一定非得追牌子,太浪费了。”
谢某不乐意了,梗着脖子说:“不是苹果的,同学会笑话我的。再说,上大学你一个月才给两千生活费,根本不够花,现在买好点的东西怎么了?”见父亲还是犹豫,她撂下一句更狠的:“你要是连这点钱都舍不得,当初就别生我啊!养不起还生孩子,不觉得丢人吗?”
这话像盆冷水浇在父亲头上,他气得嗓门都高了:“我不满足你的要求,就成罪人了?就不配当你爹了?你天天喝着十几块的奶茶;花五百块做头发,回头就抱怨我和你妈亏欠你。我们连父母都不配当了?学校教你读书,没教你看看爹妈是怎么省吃俭用供你上学的吗?嫌两千生活费少,你咋不想想,你毕业能挣多少?我和你妈是没大本事,谁都能笑话我们穷,但你不能——因为我们挣的每一分钱,都带着汗珠子,全花在你身上了!”
这场争吵没个结果,却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有网友叹气:“这事儿太眼熟了,我家孩子也这样。天天念叨着同学的手机是最新款,非说苹果17才够用,一个月两千生活费还嫌少,说同学都三千起步。我和他爸加起来月入刚过万,除去房贷车贷,哪有那么多闲钱填这窟窿?”
更多人盯着谢某那句“养不起就别生”,觉得扎心:“现在的孩子怎么能说出这种话?‘生了我就得满足我’,这是什么逻辑?父母养孩子是责任,但不是欠孩子的。当初我爸妈供我上学,一个月工资大半给我交学费,自己舍不得买件新衣服,我要是敢说这话,早被我爸一巴掌打醒了。到底是哪出了问题,让孩子觉得父母的付出都是应该的?”
也有网友力挺那位父亲:“骂得好!孩子都十八岁了,高考完就成年了,该让她出去打份工试试。端几天盘子、发几天传单,就知道七千块钱有多难挣,知道父母缩衣节食供她读书有多不容易。现在的娃,被惯得太虚荣,总觉得别人有的自己也得有,根本不想家里能不能承受。”
还有人聊到消费观:“上大学买手机电脑是该的,但非得追求牌子吗?普通品牌的够用就行,性能差不了多少,省下的钱给孩子买几本书、报个兴趣班,不比揣着个贵手机撑面子强?孩子觉得拿不出手,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祟,父母要是一味满足,反而是害了她。”
更有人琢磨起家庭教育:“这事不能全怪孩子。平时是不是给的太顺了?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没让她受过一点苦,才让她觉得钱来得容易。父母不光要供吃供穿,还得教她知道‘来之不易’,知道心疼人。不然就算现在满足了苹果三件套,将来她想要的更多,父母满足不了时,矛盾只会更大。”
其实,高考后的“装备升级”本是小事,可背后藏着的,是孩子对消费的认知,和对父母付出的理解。父亲月入七千,七千块的手机对这个家庭来说,不是“随手就能买”的小钱;孩子羡慕同学、想有面子,心情能理解,但忽略家庭实际的要求,甚至说出“养不起就别生”,就难免伤了父母的心。
父母的责任,不止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要教她懂得“量力而行”,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而已经成年的孩子,也该学着体谅父母的难处,明白“面子”不是靠牌子撑起来的,真正的底气,是自己的努力和对生活的清醒认知。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