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6名大学生溺亡事故新进展:涉事企业3人被抓,学校已启动校内问责

访客 2025-07-25 15:34:19 4
6名大学生溺亡事故新进展:涉事企业3人被抓,学校已启动校内问责摘要: 关于大学生溺亡事故的最新进展,涉事企业已有三人被逮捕,此次事故造成六名大学生不幸丧生,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学校已经启动校内问责机制,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责任追究,事故的具体原因...
关于大学生溺亡事故的最新进展,涉事企业已有三人被逮捕,此次事故造成六名大学生不幸丧生,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学校已经启动校内问责机制,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责任追究,事故的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一场原本普通的实习参观,却因一块金属格栅板的断裂,成为6个家庭难以承受之痛。7月23日上午10时20分,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6名大三学生在带队教师带领下,来到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观摩浮选工艺。当7人站在浮选槽上方1.2米×3米的钢格栅板平台时,一侧固定角钢的陈旧性裂纹突然断裂,整块格栅板瞬间翻转,师生8人毫无防备地坠入深达数米的浮选槽 。

6名大学生溺亡事故新进展:涉事企业3人被抓,学校已启动校内问责

浮选槽内翻滚的并非普通水体,而是由磨碎矿石、水和浮选药剂混合而成的浓稠矿浆。这种混合物密度远超水,且含有腐蚀性化学药剂,温度可达40℃以上 。更致命的是,浮选槽底部安装的搅拌装置仍在运行,强大的水流裹挟着矿渣不断冲击。目击者称,事故发生后47分钟内,救援人员使用绳索和专业设备才将被困者逐一救出,但6名学生已因吸入矿浆导致呼吸道灼伤、多器官衰竭而不幸遇难,仅带队教师侥幸生还。

事故发生后,涉事企业与学校的应对引发舆论强烈关注。7月24日上午,中金黄金发布简短致歉声明,将事故原因归咎于"格栅板脱落",这一表述被专业人士批评为"避重就轻"。冶金行业标准明确要求,钢格栅板需定期进行无损检测,尤其焊缝部位需重点检查。但调查组发现,涉事企业2月份虽对部分格栅板进行"局部更换",却未对全部焊缝进行探伤检测,且事发平台未设置承载人数标识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该企业2月25日官方公众号文章曾宣称"实现零事故安全目标",并强调"少一分成本就多一分利润"的经营理念 。

6名大学生溺亡事故新进展:涉事企业3人被抓,学校已启动校内问责

事故细节披露后,社交媒体迅速形成舆论焦点。有网友通过技术分析指出,1.2米×3米的格栅板理论承重约2吨,7人站立产生的载荷远未达极限,焊缝陈旧性裂纹才是根本原因 。更有业内人士晒出同类型选矿厂的安全管理规范,强调高危区域必须配备双重防护网、强制佩戴救生装备等措施 。针对"溺亡"这一表述,多名化学专家指出,矿浆导致的死亡是典型的"化学性窒息+机械性损伤",与普通溺水存在本质区别,用词不当可能影响事故定性 。

面对舆论压力,呼伦贝尔市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将重点核查企业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学校实习组织流程等关键环节。目前,涉事车间已全线停产整顿,东北大学暂停所有矿山实习项目,并成立家属善后专班。根据《工伤保险条例》,遇难学生家属可获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2024年标准为98.56万元)、丧葬费等赔偿,但经济补偿无法弥补生命消逝的创伤 。

就在刚刚,有媒体爆料称,企业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当日监护人员共3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而东北大学也已启动校内问责,并暂停所有赴矿山现场实习活动,

6名大学生溺亡事故新进展:涉事企业3人被抓,学校已启动校内问责

这场悲剧暴露出工业安全生产中的深层矛盾。当"降本增效"与"生命至上"发生冲突时,部分企业选择了前者。而高校实习环节的安全监管漏洞,更让年轻学子成为制度缺陷的牺牲品。正如网友所言:"每一条安全规程都是用鲜血写成的,漠视这些规程,终将付出生命代价。" 期待调查组能彻底查明真相,让6名遇难者的生命不再成为安全生产数据中的冰冷数字。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