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后女飞行员因漂亮被质疑,女飞行员公开回应,网友爆评

一位95后女飞行员因其出色的外貌而遭到质疑,对此她公开回应,此事引发网友热议,该女飞行员表示,她的外貌并不应该成为评价她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唯一标准,她强调自己是通过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并呼吁社会更加关注女性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而非仅仅看重外表,网友对此纷纷表示支持,并呼吁平等对待每一位职业人士,不论性别和外表。
当“95后”、“女飞行员”、“颜值”这些标签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总会伴随着格外多的目光——有赞赏,有好奇,也有挥之不去的质疑。徐枫灿,这位陆军首批自主培养的女飞行员,就站在这样的聚光灯下。人们看着她身着飞行服的飒爽身影,有人会下意识地问:“她真的能开好飞机吗?”
1999年10月,徐枫灿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2017年,当她还是个高三学生时,一场覆盖全国的选拔悄然展开——陆军航空兵学院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挑选未来的飞行人才。在12万余名竞争者里,她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脱颖而出,敲开了陆航学院的大门。那时的她或许还不知道,这条路远比想象中更陡峭。
成为陆航飞行员从不是“天之骄女”的浪漫叙事,而是日复一日与严苛标准的较量。在陆军航空兵学院的日子里,徐枫灿和战友们要闯过的关卡密密麻麻:飞行理论课上,空气动力学、航空机械原理等专业知识像潮水般涌来,稍不留神就可能掉队;军事基础训练中,体能、战术、野外生存样样不能含糊,烈日下的队列、寒风中的越野,没人因为“女生”的身份得到半分优待;到了飞行技能实操,从模拟机训练到真机驾驶,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关乎安全,容不得丝毫差错。
有段时间,繁重的课目几乎压得她喘不过气。凌晨的操场,她曾和战友们一起背着装具奔跑,汗水浸透作训服,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深夜的自习室,她对着复杂的飞行图表反复演算,困意袭来时就用冷水洗把脸,继续和公式较劲。“有过想放弃的瞬间,”后来回忆起那段日子,徐枫灿的语气很平静,“但每次念头冒出来,就告诉自己再挺挺——现在吃的苦,都是给未来铺路的。”
2021年,这场漫长的“闯关”迎来关键一役:毕业联考。包括徐枫灿在内的首批10名女飞行学员,要一次性通过飞行理论、军事基础、飞行技能等全部课目考核。这意味着她们不仅要“纸上谈兵”头头是道,还要“真枪实弹”样样过硬。最终,她们全员过关,拿到了成为真正陆航飞行员的“入场券”。
可光环之下,质疑从未缺席。“长得这么漂亮,能开好飞机吗?”类似的声音偶尔会钻进耳朵,甚至有人直言“女人开飞机就是害人害己”。起初,徐枫灿觉得“挺难过的”,她不明白为什么性别和外貌会成为否定实力的理由。但慢慢的,她想通了:“我一步步走来,都是稳扎稳打,不断突破自己。与其纠结别人的看法,不如做好本职,不辜负大家的认可。”
她的经历和态度,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讨论。有人毫不掩饰赞赏:“有颜值,能担当”,“颜值与实力并存,蓝天因你更灿烂”;也有人直接回怼那些质疑者:“你有种也去开个直20试试呗,你开的上吗?”“偏见!脑壳有包的人才会觉得长得好看就开不好飞机”;更有人理性指出:“她们很不容易的,质疑的也就一张嘴,现实中这些质疑者怕是连自己的本职都做不好”。
当然,也有刺耳的声音,比如“女人就别害人害己了,你自己菜还害了一架飞机”,但这样的言论很快就被反驳淹没:“没颜值的你实力很强吗?”“有些人啊,总把自己的无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实,无论是赞赏还是质疑,本质上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实力。徐枫灿用从12万竞争者中突围的经历,用熬过无数个艰苦训练日的坚持,用毕业联考全优的成绩,已经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答案。在飞行这个高度依赖专业能力的领域,性别和外貌从来都不该是衡量标准,能稳稳握住操纵杆、精准完成每一个动作、保障飞行安全,才是最硬的底气。
如今,这位“95后”女飞行员仍在蓝天之下继续前行。那些曾经的质疑,或许会成为她不断精进的动力;而那些真诚的认可,则会提醒她为何出发。毕竟,能让翅膀真正有力的,从来不是标签,而是日复一日的打磨与坚守。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