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院士阮少平”被打假,举报人称期待查处结果;律师:中科院可发声明以正视听

中科院院士阮少平遭遇打假事件,举报人期待查处结果,对此,律师建议中科院可以发表声明以澄清事实,维护院士声誉,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于学术界的诚信问题再次敲响警钟,相关方面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公众期待公正处理结果,中科院院士阮少平遭遇打假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律师建议中科院发表声明澄清事实,维护院士声誉,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公众期待公正处理结果。
日前,北京金先生打进华商报大风新闻热线,反映有个名叫“阮少平”的男子自称中科院院士,以医学院士的身份在广东深圳市龙岗区文博宫举办拜师仪式,声称要收108个徒弟。
>>>知情人爆料
“我随朋友与阮少平一起吃过饭,觉得这个人不对劲”
金先生目前在北京工作,因为朋友接触了解到一些“阮少平”的事情。
金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阮少平是1962年左右出生,户籍地在深圳南山区,他在公开场合自称是中科院院士,网上有很多他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和报道,都说他是院士。”
金先生表示:“据称他看人面相就知道大概有什么病,给开一堆药,熬成药汤寄给患者,收费一个月大概是7000元到1万多元不等,他是看人收钱。”
金先生介绍:“我随朋友与阮一起吃过饭,我觉得这个人不对劲,说话前后自相矛盾,还有常识性错误。然后我在中科院官网上查询‘阮少平’的院士身份,结果查无此人。”
>>>拜师还收费?
以院士身份收108个徒弟,“阮少平”亲属否认收拜师费
金先生此前告诉记者,5月25日下午,“阮少平”以医学院士的身份,在深圳市龙岗区文博宫公开举办收徒仪式。“我有朋友发给我的邀请函,现场挂有他的宣传横幅,上面有他的照片。他在圈子里说,招收108个徒弟,有100多人交了钱,每人收3300元拜师费,嘉宾收取199元,还有会议费之类的,参会嘉宾179人。”
当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曾拨通金先生提供的“阮少平”的一部电话,接电话男子称自己是“阮少平”亲属,“他现在不在,拜师仪式已经结束了,你是哪位?”该男子否认收取拜师费,“拜师不需要收费。”
记者询问“阮少平”是中科院院士吗?对方并未正面回应,反问“你什么事?”记者表示,在中科院院士名单里没有查到“阮少平”名字,对方称“那不知道”,随即挂断电话。
>>>文博宫回应
拜师活动租用多功能厅,还开设有中医诊馆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曾于5月25日下午联系深圳市龙岗区文博宫,工作人员证实有这个拜师仪式,“好像是这个人(阮少平),活动是有期限的,已经结束了,我们是把多功能厅租给他们用,活动不是我们主办,你得联系主办方的人。”
此外,文博宫工作人员还表示:“他们是有个中医诊馆,就在文博宫里面。”
>>>举报人疑惑
“假冒院士怎么没人管,向中科院举报被建议报警”
金先生表示:“有朋友是受害人,但不愿意出面指证。我和阮没有矛盾冲突,我纯粹是看不惯他假冒院士,在网上一查就一堆的各种信息,怎么就没人管呢?”
“我也打电话给中科院和中科院广州分院,他们说没有专门处理假院士的机构和部门,建议我去报警。”金先生说,中科院工作人员曾在电话里表示,“我们中科院院士的名单都是向全社会公开的,只要他不是,公安机关就可以判断。这种情况还比较少,您直接向公安机关反映,如果需要协助调查,我们肯定会积极配合。”
>>>举报人反映后
“拜师活动当天已被取消,希望查处工作有进展”
金先生介绍,5月25日他向“阮少平”户籍所在地和拜师活动当地的派出所反映,民警在现场带走多人调查,当天的活动被取消。
金先生告诉记者:“派出所民警让我可以跟进,还可以补充材料,以后的情况我就不清楚了,希望查处工作有实质性进展。”
8月6日,记者联系深圳市公安局布吉派出所和南山区南头派出所,询问调查处理进展,值班民警均表示,会有专门负责的工作人员答复具体处理情况。
记者多次致电中科院,其对外公布的联系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之后记者登录中国科学院官网,在公布的841人院士名单中,均未检索到“阮少平”。
据澎湃新闻8月5日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这一身份涉嫌伪造,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部分曾经邀请过“阮少平”举办讲座的中小学,这些学校已陆续删除有关“阮少平”的报道。
>>>律师说法
中科院可发声明以正视听,有利于公众识别假院士
知名律师谭敏涛受访表示,现行法律未规定被冒名单位必须主动打假或设立专门打假机构。
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侵权责任以过错为原则。本次事件中,中科院接到举报后建议报警并承诺配合调查,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谭敏涛指出,中科院院士都是对外公开的,公众可以查到,他人假冒中科院院士,会影响中科院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所以中科院针对他人假冒院士,可以发声明以正视听,这样更有利于社会公众识别假院士。
谭敏涛认为,一些邀请单位可能出于疏忽,或是为了装点门面等原因,未对邀请对象的身份进行严格核实,给了假院士可乘之机。同时,社会对院士头衔的盲目崇拜以及学术打假机制存在的漏洞,也使得假院士有了生存空间。
此次事件中,“阮少平”涉嫌冒充院士,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假冒院士者未谋取非法利益,只是单纯假冒院士身份,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1条规定,属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行为,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若假冒院士者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如骗取钱财、荣誉、职位等,且足以使一般人产生误信,其行为可能构成招摇撞骗罪。根据《刑法》第279条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编辑 李婧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