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生遭殴打,被打视频以6.6元售卖!施暴者扬言:未满14岁免处罚

一起恶劣的暴力事件震惊社会,一名女生遭到殴打,其被虐待的视频竟以6.6元的价格被出售,更令人震惊的是,施暴者竟公然扬言未满14岁可免除处罚,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未成年人犯罪及网络安全的关注,呼吁社会加强法律教育和监管力度,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伤害,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秩序。
在校园安全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下,一起发生在几个月前的事件,近日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让人揪心不已。
据8月6日的报道称,辽宁的彭先生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17岁的女儿小彤(化名)去年在沈阳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报了化妆班,本是怀揣着对美的向往开始学习,却没料到一场无妄之灾正悄然临近。今年4月中旬,小彤在一名男生的社交账号下留了言,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网络互动,却意外引发了风波——该男生的女友看到后,心里很不舒服,随后便叫上了多名女生,将矛头对准了素不相识的小彤。
4月21日下午,在沈阳市铁西区沈辽路万达广场的地下通道里,小彤被这伙不同年龄段的女生围堵起来。她们没有任何预兆地对小彤动了手,施暴的过程中,还有人拿出手机拍了视频。事后,彭先生得知女儿遭遇霸凌,立刻报了警。经过调查,参与霸凌的多名人员受到了相应处罚,但其中未满14岁的,按照相关规定被免予处罚。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能告一段落,让小彤慢慢走出阴影,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彭先生愤怒又无奈。没过多久,小彤的同学和家属在网上发现,竟然有人把小彤被打的现场视频拿出来卖,标价6.6元。更过分的是,那些霸凌者还开了直播,在镜头前毫无顾忌地分享打人的经过,甚至在直播里嚣张地扬言说“未满14岁不予处罚”,仿佛这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
“这些人太猖狂了。”彭先生既气愤又心疼女儿,他已经把这些卖视频、直播分享的相关证据提交给了警方,只希望这些人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让女儿得到应有的公道。
事情发酵后,8月4日,沈阳市铁西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提到,小彤就读的这所民办学校由当地人社局主管,这起霸凌事件也由该部门负责调查。到了8月5日,沈阳铁西警方也有了回应,称4月21日小彤被霸凌一事已经处置完毕,涉事人员都受到了相应处罚。同时,警方已经收到了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对于后续出现的开直播、卖视频等情况,正在进一步取证,有进展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这件事传开后,网友们的讨论格外热烈,字里行间满是理性的思考。
有网友说:“最让人难受的不是霸凌本身,而是施暴者事后的态度。把打人视频当商品卖,还开直播炫耀,甚至拿‘未满14岁’当挡箭牌,这哪里是不懂事,分明是对规则的漠视,对他人尊严的践踏。这种心态比霸凌行为本身更可怕,说明她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错在哪,甚至觉得这是件‘厉害’的事。”
也有网友关注到“未满14岁免罚”这一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出于善意,是希望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但绝不能成为施暴者的‘护身符’。年龄小不是犯错的理由,更不是可以肆无忌惮伤害他人的资本。或许,除了处罚,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通过教育引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尊重和底线。”
还有网友提到网络监管的问题:“6.6元卖霸凌视频,这已经不仅仅是校园霸凌的延伸了,还涉及到网络传播不良信息。平台难道没有审核机制吗?这种明显带有暴力、侮辱性质的视频,怎么能允许在网上流通售卖?直播分享打人经历,也应该被及时制止和处理,不能让网络成为滋生恶俗、放大伤害的土壤。”
更有网友心疼小彤:“17岁正是敏感脆弱的年纪,遭遇这样的事情,还被公开售卖视频、直播议论,对她的心理伤害得有多大?希望她能得到足够的心理疏导,身边的人能多给她一些支持和关爱,让她能尽快从阴影里走出来。同时,学校和家长也该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其实,这起事件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校园霸凌。它让我们看到,当暴力行为与网络传播结合,伤害会被无限放大;当部分未成年人对法律缺乏敬畏,规则的约束力就会被削弱。
对于受害者来说,身体的伤痛或许能愈合,但心理的创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抚平,而视频的传播无疑是在反复撕扯这份伤痛。对于施暴者,年龄绝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无论是法律层面的惩戒,还是家庭、学校的教育引导,都应该及时跟上,让他们明白暴力的代价,懂得尊重生命与他人尊严。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