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专家建议“从10岁起开始存养老钱”上热搜,专家名字曝出,惹爆评

访客 2025-08-07 19:33:01 2
专家建议“从10岁起开始存养老钱”上热搜,专家名字曝出,惹爆评摘要: 专家建议从孩子十岁起开始存养老钱,引发社会热议,专家名字被曝光后,公众对此话题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这一建议旨在鼓励家庭提前规划养老问题,确保未来养老资金充足,此举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反响...
专家建议从孩子十岁起开始存养老钱,引发社会热议,专家名字被曝光后,公众对此话题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这一建议旨在鼓励家庭提前规划养老问题,确保未来养老资金充足,此举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反响,人们纷纷表达对此事的看法和意见。

最近,养老规划的话题里,一个观点搅动了不少人的神经。6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阎志鹏在一档关于养老金融的栏目中提到,养老规划的核心在于“时间杠杆”——启动得越早,复利带来的效应就越惊人。

专家建议“从10岁起开始存养老钱”上热搜,专家名字曝出,惹爆评

为了把这个道理讲明白,他举了个三胞胎的例子:假设年化收益能稳定在8%,老大从10岁开始,每年存1万块,只存6年,到65岁时账户里能有344万;老二16岁开始存,每年1万,连存9年,最后是293万;老三25岁才启动,每年存1万,要连续存40年,最终也只有280万。“20多岁该多投点权益类资产,靠年化收益慢慢攒钱。”他补充说,到了30多岁,得平衡日常开支和养老储备,还给出了个“30元法则”:每天先存30块再花钱,一年下来就是1万,按8%的复利算,30年后能有137.2万。

专家建议“从10岁起开始存养老钱”上热搜,专家名字曝出,惹爆评

这番话一出来,评论区很快就热闹起来,近千条留言里,大多是带着现实考量的追问。

“年利率8%?现在干啥能有这收益?”山东的李成南直言,眼下不少家庭连一个孩子都觉得压力大,更别说三孩了,“这规划怕是给富人做的吧?国内50%以上的家庭根本达不到。专家不如多想想普通大众怎么生存。”这话得到不少呼应,有人接话:“何止50%,80%以上的家庭都难。”

质疑声里,“8%的年化收益”成了焦点。“现在银行固定存款利率连1.8%都难找了,”山东的网友直言,“这8%的利息是存在哪个国家?”江苏的网友更直接:“哪个产品能稳定30年保持8%的收益率?麻烦指条明路。”有人调侃:“要是真有这收益,专家不如自己开银行,就算给6%,我都存。”

除了收益可行性,“时间起点”也让人觉得不切实际。“10岁的孩子哪来的钱存养老?”江苏网友问道。广东网友算了笔账:“10岁正是读书花钱的时候,父母压力本来就大,这钱难道要孩子自己挣?不说10岁,刚出生就开始存是不是更‘划算’?”更有人打趣:“按这逻辑,不如让祖宗十八代为现在的人存养老钱,那才够多。”

还有人从现实角度拆解这个规划。北京的网友列出一串问题:“孩子的钱大概率来自父母,既然有社保,为啥要把养老责任转嫁给父母?年轻人工作后还交社保吗?社保还有必要存在吗?8%的收益途径到底是啥?还有,投资失败、意外、家庭收入波动这些情况,考虑过吗?”

也有人把话题引向更现实的困境。“现在养个孩子成本多高,”山东网友说,“把养孩子的钱存下来养老,说不定比指望孩子更靠谱。”江苏网友则半开玩笑:“要是不生孩子,是不是就没这养老顾虑了?”

当然,评论里也有冷静的声音。有人提到,美股纳指过去55年的年化收益确实超过8%,专家说的或许是这类权益类资产,但普通家庭能接触到、敢投的,又有多少?更多人觉得,规划得落地才行,“脱离实际的建议,再完美也没用。”

专家建议“从10岁起开始存养老钱”上热搜,专家名字曝出,惹爆评

其实,大家争论的核心,未必是“时间杠杆”本身有没有道理——早规划总比晚规划好,这是常识。但问题在于,当规划的前提是“稳定8%的年化收益”“10岁开始存钱”,就难免让人觉得和普通家庭的生活隔着一层。养老规划的本质,是帮普通人解决“老了有钱花”的焦虑,而焦虑的根源,往往不是“没早点规划”,而是“现在连眼前的日子都得精打细算,哪有闲钱考虑几十年后的事”。

或许,比起计算“10岁存钱到65岁能有多少钱”,大家更需要的,是能触摸到的、风险可控的收益途径,是让普通家庭敢规划、能规划的现实基础。毕竟,养老规划不是数学题,而是要贴着生活的温度来算的。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