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股早知道:工业母机产业迎政策利好,国产化替代与新兴产业需求双轮驱动

工业母机产业迎来政策利好,国产化替代和新兴产业需求成为双轮驱动,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国内工业母机市场迎来发展机遇,政策的支持将加速国产工业母机的研发和应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推动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对工业母机的需求不断增长,将进一步促进工业母机产业的发展。
必读要闻一:工信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近日,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工业母机产品质量提升和设备升级换代,以高水平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标准供给结构更加优化。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近两年“工业母机+”活动推进,一方面加速推动国产化,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通过协同攻关实现了国产化替代首台套突破;一方面推动产业升级,更好满足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需求。基于此,后续建议关注持续受益国产化替代的五轴机床、数控系统、丝杠导轨环节,以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推动的加工中心、磨床需求爆发机会。
必读要闻二:低空商业化加速,机构指出无人机相关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
近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举行中型复合翼无人机救援平台交接仪式,11架中型无人机配发至全省11个市州应急管理部门,形成覆盖全省空地一体应急指挥通信保障网络。
东北证券指出,2014年至今,在技术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无人机已具备小型化、低成本、智能化的特征,下游应用拓展至民用和军用两大类。无人机产业链包括上游的零部件制造及系统软件研发,中游的飞行系统、地面系统、任务荷载系统和整机组装,以及下游应用场景。在成本分布上,工业无人机中载荷设备成本最高,占比达41.73%,导航及通信模块占比15.72%、复材及结构件占比13.31%。军用无人机中,机载成品成本占比65.7%,地面站系统约17%。随着低空商业化加速,预计相关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