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应世生物IPO:研发大砍,靠一款预备商业化产品来撑门面,资本会买账吗?

访客 2025-09-06 17:16:28 2
应世生物IPO:研发大砍,靠一款预备商业化产品来撑门面,资本会买账吗?摘要: 应世生物即将进行IPO,其研发大幅削减,仅依靠一款预备商业化产品来支撑,面对这种情况,资本市场是否会买账成为关注的焦点,该公司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需看其能否成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
应世生物即将进行IPO,其研发大幅削减,仅依靠一款预备商业化产品来支撑,面对这种情况,资本市场是否会买账成为关注的焦点,该公司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需看其能否成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获取市场认可。

文 | 医药研究社

复星医药押注的一家创新药企终于开启了IPO征程。

这家公司就是InxMed Limited(应世生物),近日其已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值得一提的是,递表前几天,该公司还完成了34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复健资本(复星医药旗下首只以控股孵化模式为主的新药创新基金)领投,比邻星创投、澄翔资本、昆仑资本及老股东恩然创投参与投资。

加上C轮,目前应世生物已完成6轮投资,合共筹集约人民币9.29亿元,公司估值达到3.06亿美元。而在赢得不少机构背书之际,应世生物资金焦虑确实难以掩饰。

资金问题引发应世生物“保守研发”

从多次融资、启动IPO的举动来看,应世生物正存在不小的资金压力。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应世生物的其他/收入净额分别约为-39.2万元、247.2万元、160.3万元;期内亏损分别约为-2.09亿元、-1.85亿元、-336.9万元。

应世生物IPO:研发大砍,靠一款预备商业化产品来撑门面,资本会买账吗?

另外,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应世生物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34亿元,同比下降约0.65亿元。同期,公司净负债为7.659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为7.909亿元,均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的5倍以上。

虽然无商业化收入、亏损持续、债务压力大这样的经营表现,放在临床阶段创新药企中并不稀奇,但足以让应世生物倍感危机。

目前该公司正有多条产品管线在推进。据招股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应世生物的产品管线包括一款核心产品ifebemtinib(一种接近商业化的高选择性FAK抑制剂),一款第二代选择性FAK抑制剂IN10028,以及三种创新候选抗体偶联药物 (OMTX705、IN30758、IN30778)。

其中,ifebemtinib是研发进展最快的产品,其三种适应症已获得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一种适应症已获得FDA快速通道认定。就Ifebemtinib与PLD(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联合治疗PROC(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这一疗法,应世生物正在开展III期注册临床试验,并预计于2025年底或2026年初提交NDA申请。

应世生物IPO:研发大砍,靠一款预备商业化产品来撑门面,资本会买账吗?

临床开发紧锣密鼓,资金问题也愈发显著。这种情况下,药企的心态其实是比较纠结的,是放慢研发节奏、改善经营面,还是不计成本地继续搏、朝商业化冲刺。目前应世生物可能选择了前者。

从前文提到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出,应世生物的亏损已经大幅收窄,就主要系研发费用的持续降低,从2023年的1.36亿元,降至2024年的1.00亿元,再减少至2025年前三个月的0.16亿元。

而在控费的窗口期,应世生物计划上市,也是为了给后续的产品开发储备“燃料”,又拿出了怎样的“敲门砖”?

一款瞄准治疗痛点的产品撑门面

目前应世生物最拿得出手的产品就是ifebemtinib。该药物切中了肿瘤治疗中耐药性、治疗窗的痛点,拥有一定竞争优势。

具体而言,耐药性仍是肿瘤治疗领域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应世生物招股书就提到,尽管多数癌症类型初始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但最终可能产生耐药性,且侵袭性显著增强,这一现象被称为获得性耐药或延迟耐药。

此外,部分癌症因存在预先突变或细胞适应性呈现内在(或原发性)耐药,导致治疗初期完全无应答。目前约80%至90%的癌症患者死亡归因于耐药性问题,构成了重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

治疗窗指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剂量或浓度范围。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在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之间的安全范围有限,需要精确给药并密切监测;治疗窗较宽的药物在给药剂量灵活性上更具优势,中毒风险也更低。

针对上述问题,ifebemtinib首先在靶点选择上突出了FAK抑制。

FAK即黏著斑激酶,常在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及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通过驱动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血管生成及介导免疫逃逸推动肿瘤进展,为癌细胞创造生存优势。因此,若加强FAK抑制,或能破坏肿瘤防御系统,尤其是适应性耐药机制。

同时,注重FAK抑制剂在多种治疗方式中展现出协同潜力。已有研究证明,以FAK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能与多种癌症疗法(如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产生组合增效。Ifebemtinib与PLD联合治疗PROC就是一个实例。

关于该疗法,应世生物在招股书中提到一项Ib/II期临床试验数据亮眼:在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40.7%,疾病控制率(DCR)为81.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7.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7.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0.9个月,均显示出卓越的疗效。

除此之外,Ifebemtinib与KRAS G12C抑制剂联合治疗一线NSCLC(非小细胞肺癌)、Ifebemtinib与KRAS G12C抑制剂联合治疗CRC(结直肠癌)、Ifebemtinib与ADC联合治疗实体瘤等临床研究也正在开展。

基于产品自身在耐药性、治疗窗方面的攻关,以及癌症患者规模庞大,Ifebemtinib有不小的应用潜力。另外,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应世生物称全球仅有一款选择性FAK抑制剂获FDA批准,还有三款其他在研选择性FAK抑制剂处于临床开发阶段,ifebemtinib处于领先地位。

应世生物IPO:研发大砍,靠一款预备商业化产品来撑门面,资本会买账吗?

或许也是基于核心产品的潜力,应世生物能引来不少投资机构的侧目,但产品能否落地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就看资本市场愿不愿意推一把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