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滩大会热议“智能体”,快速渗透金融医疗等行业,业内期待“AI超越人类智慧”

外滩大会上热议了智能体的发展及其在金融医疗等行业的快速渗透,业内专家指出,智能体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其潜力巨大,未来有望超越人类智慧,此次大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人们期待智能体在提高效率、优化决策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星资本局9月13日消息 2025年被称为“智能体元年”的声音不绝于耳——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智能体应用密集涌现,一场由AI智能体引领的变革是否真正到来?
“AI的上半场拼的是模型的参数,下半场拼的是数据的质量。”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少轩在接受红星资本局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指出,今年对于智能体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年份,技术创新的能力已到可以去支撑一个智能体产品的研发和场景应用的阶段。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少轩 主办方供图
刘少轩表示,在金融行业头部的企业里,金融智能体的应用已经出现,而且已经在帮助企业解决很多实际业务场景中的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机智过人(机器、智能过人)”的阶段。
“金融行业数据的安全性、合规性要求很严。私有化的数据,你要它出库或者是共享,这是很难的。”刘少轩认为,智能体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它可以结合公有的外部的大模型和企业自己内部的小模型,把行业通识的数据,和企业个别隐私数据结合。
刘少轩表示,在金融行业这个应用已经可以规模化的推开。在医疗、健康领域,也有非常大的应用市场。
阶跃星辰创始人、CEO姜大昕认为,智能体正在金融、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快速渗透,而下一代智能硬件的竞争焦点将是“会做事、总在场、有记忆、能进化”。
智能体时代是否已经降临?蚂蚁集团副总裁、战略投资及企业发展部总裁纪纲认为,随着大模型和智能体的技术水位抬升,业界对智能的期待已远超上一代的“检索+简单工作流”,甚至看到AI超越人类智慧的可能。设想身边有一位比自己更博学、且可全天候运转的“人”,那么几乎他可以做任何事。
他表示,当前AI智能体的发展中,高容忍度场景如线下中介、情感陪伴等将优先落地,但需要精确数据来完成任务闭环的场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AI应用走在国际前列,在智能体落地中尤其明显,多个全球“首个智能体”来自中国。明势创投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认为,“这是中国过去20年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积累的大量产品经理的能力,同时对技术,我们又跟得很快。”他预测,未来全球最顶尖的智能体中将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创业团队。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陶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