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男子驾油罐车侧翻爆炸致2死!油罐车究竟有多危险?一文解读

湖南男子驾驶油罐车发生侧翻爆炸事故,造成两人死亡,油罐车运输易燃易爆物品,存在极大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读油罐车的危险性,提醒广大司机注意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左右。
9月13日,湖南娄底一起油罐车事故的消息,让不少人揪心。一辆满载汽油的油罐车侧翻后爆炸起火,两名司乘人员不幸遇难,其中一位司机还是家里的顶梁柱,身后尚有四个女儿,最小的三个仍在读书,这场意外彻底打破了一个家庭的平静。
事故发生在9月13日,遇难司机的女儿李女士在9月17日向外界讲述了事发经过。据她所说,父亲当天刚从油库拉运了30多吨汽油,驶出不久就发生了油罐车侧翻事故。车辆侧翻后很快起火,父亲没有第一时间逃离,而是选择尝试救火,可没等控制住火势,油罐车突然发生爆炸,强烈的冲击让他没能幸免于难。和父亲一同在车上的押运员,也在这场事故中失去了生命。李女士提到,父亲有着多年驾龄,一直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如今他突然离世,家里还有三个正在读书的妹妹,未来的生活一下子没了主心骨。
对于这起事故,娄底消防支队随后发布通报,确认事故现场发现2名死者,初步核实为油罐车的司乘人员。而记者从当地万宝镇政府了解到,目前事故的相关处置工作以及遇难者的善后事宜,都在有序推进中。
其实,油罐车这类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本身就带着极高的安全风险,这和它所运输的货物特性、运输方式都密切相关。近年来,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因为更环保、燃烧更稳定,在国内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就达到了3000万吨级别,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国,同时进口量和民用消费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尽管管道运输在运量、安全性和可靠性上都更有优势,但它一次性投入成本太高,而且运输路线固定、灵活性差,很难在国内全面普及。所以直到现在,公路运输仍是国内液化石油气最主要的物流方式,那些穿梭在各级公路上的槽罐车,一头连着油库、气站,一头连着城市的工厂和千家万户,默默维持着日常生产生活的运转。
可一旦槽罐车发生泄漏,尤其是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后,危险就会瞬间升级。这些泄漏的气体会迅速在空气中扩散,与氧气充分混合,形成大范围的可燃气体区域。这时哪怕只有一点微小的火花,比如静电、明火,都可能引发大面积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早在上世纪90年代,泰国曼谷就发生过一起严重的油罐车事故:1990年9月25日,一辆液化石油气罐车在市中心交汇处发生撞车起火,附近多辆汽车被火势困住烧毁,后续的交通瘫痪又让更多车辆无法撤离,最终事故导致43辆汽车被烧毁,81人死亡。也正因如此,才有不少货车司机感慨,“饿死也不开油罐车”,这话里满是对这类车型危险程度的忌惮。
湖南这起事故曝光后,网友们也纷纷在评论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聚焦司机尝试救火的举动,直言“30吨汽油起火,神仙也灭不了的”,还有人认为“油罐车着火你咋救?完全没常识,司机这消防意识不合格啊”,觉得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起火,贸然救火并不明智;也有人注意到遇难司机家里的情况,简单感慨“4个姑娘”,还有网友联想到人口话题,称“一共四个孩子,那些每天嚷嚷着人口少的那类人,居心真是不良”;关于事故原因,有网友猜测“好多司机都开车抽烟习惯,抽完了往车窗外随手一丢”,也有人直接判断“肯定是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还有人对比了其他司机的可能反应,觉得“反常啊,别的司机必然会逃之夭夭了”,同时也有人强调“驾驶技术相当重要,安全才能回家”,认为无论何时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这场事故让人既惋惜又沉重。遇难司机尝试救火的行为,透着对职业和货物的责任感,却低估了油罐车爆炸的威力,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作为四个孩子的父亲,他的离去给家庭带来的打击难以估量。油罐车运输本就是高危行业,从业者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相关部门也需加强运输环节的监管,从源头降低事故风险。希望后续的善后工作能妥善处理,也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