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嘎子谢孟伟”穿警服直播带货后续:云南警方出手,要蹲班房

嘎子谢孟伟因穿警服直播带货引发争议,云南警方介入调查,因涉嫌违规行为,嘎子谢孟伟可能面临蹲班房的后果,警方对其行为展开调查处理,提醒广大网友保持理性态度,避免被不实信息和误导性内容所影响。
9月17日晚,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警方发布的一则通报,将36岁演员谢某某推至舆论中心。谢某某的艺名“嘎子哥”为不少人所熟知,此次引发争议的行为,发生在他参与电影拍摄期间的一场直播带货活动中。
直播镜头里,谢某某推销着各类电子产品,身上的着装却格外扎眼——他佩戴了警用肩章与臂章,整套服饰带有明显的警用标志。这一幕被观看直播的群众捕捉并举报,当地警方介入调查后,很快给出了处理结果:对谢某某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面对调查,谢某某曾作出辩解,称身上的衣服是剧组提供的戏服,并非真正的警服,但这一说法并未改变处罚决定。警方表示,其行为已违反《人民警察法》中关于警服使用的相关规定,即便衣物来源为剧组,非拍摄场景下的穿着仍涉嫌违法。
事实上,在警方通报发布前,谢某某已就此事手写了一封道歉信。信中提到,自己并未意识到非拍摄时段穿着带有警用标志的戏服属于违规行为,对自身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表达了歉意。但这封道歉信并未平息外界的讨论,反而让更多人关注到他过往的争议经历——此前,他就曾因直播带货中的价格问题登上热搜,部分消费者质疑其推销的商品存在定价不实情况,当时的舆论争议虽未上升至法律层面,却也让他的公众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针对此次事件,法律界人士也给出了专业解读。有律师明确指出,商业直播显然不属于电影拍摄范畴,谢某某在带货过程中穿着带有警用标志的服饰,即便主观上没有故意冒充警察的意图,客观上也已违反了相关法律对警服使用场景的限定。警服作为人民警察执法的标志性服饰,其使用范围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任何非执法场景下的滥用,尤其是用于商业活动吸引流量,都涉嫌触碰法律红线。
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后,网友们展开了理性讨论,观点呈现出多元且聚焦法律与道德边界的特点。有网友提出,“作为公众人物,对法律常识的认知应该比普通人更清晰,‘没意识到’的辩解显得站不住脚,既然选择用特殊服饰吸引眼球,就该提前了解相关规定”;也有网友结合他此前的带货争议表示,“之前的价格问题或许可以归结为商业纠纷,但这次涉及到警用标志,性质完全不同,这不是简单的失误,而是对法律底线的忽视”;还有网友将焦点放在警服的象征意义上,“警服代表着执法权威和公众信任,不能被拿来当作直播带货的‘道具’,不管是谁,都不能把这种严肃的符号娱乐化、商业化”;另有部分网友认为,“处罚结果是对所有人的警示,不止是公众人物,普通人也该知道警服不能随便穿,这既是对法律的尊重,也是对执法人员的尊重”。
最终,警方依据《人民警察法》相关规定,对谢某某作出的行政拘留7日处罚决定生效,这一结果也让此次事件的法律定性更加明确。
从整个事件来看,谢某某的经历并非个例,它折射出部分公众人物在流量诱惑下对法律边界的忽视。公众人物拥有更高的社会关注度,其言行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可能对社会公众产生引导作用,因此更应严守法律底线。而警服作为执法象征,其严肃性和特殊性不容任何形式的消费与滥用,这既是法律的明确要求,也是社会共识的体现。此次事件的处罚结果,无疑为所有公众人物敲响了警钟:流量或许能带来短期利益,但唯有守住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才能行稳致远。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