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德地图刘振飞:高德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9000亿次

高德地图代表刘振飞透露,高德已调用北斗卫星进行定位服务,日定位量超过9000亿次,这表明高德充分利用了北斗卫星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导航服务,这一举措也展示了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实力和技术进步,进一步推动了北斗卫星系统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大象新闻记者 李莉 张迪驰
9月24日,在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产业化论坛上,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发表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透露,今年8月,高德地图已全面转向空间智能,实现了从连接真实世界向理解真实世界的重要跃迁。最新数据显示,高德调用北斗卫星的日定位量已突破9000亿次,成为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规模最大的应用之一。
通过高德开放平台,这些先进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已经被广泛提供给合作伙伴和开发者使用。截至目前,使用该平台服务的App数量超过40万个,开发者近300万人。
刘振飞表示,过去两年,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德也开始思考,北斗与AI可以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最后得出的答案,是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是一种能够理解和预测真实世界复杂性的AI,也是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经之路。今年8月,高德全面转向空间智能的同时,发布了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高德地图2025,让AI从二维走向三维,从对话工具走向行动伙伴。
在实际应用方面,以北斗为基石的空间智能技术已经深入融合到高德的各项产品中。其中,交通视觉语言大模型在北斗系统的加持下,能够提前3公里预警前方道路的拥堵和事故情况;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卫星求救功能自上线以来,已成功救助超过100位遇险用户。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高德世界地图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6种语言本地化服务,境外打车业务覆盖30个国家,让全球用户都能体验到中国北斗系统的精准服务。
最新推出的高德扫街榜产品,在上线首日就吸引了超过4000万用户使用。刘振飞指出,北斗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北斗与空间智能的结合,拥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对高德来说,我们希望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AI技术力量和应用生态,更好地呵护人间烟火,让广大用户的日常出行和生活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