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3亿脱发人群,撑不起一个雍禾医疗? | 巴伦精选

访客 2025-10-29 14:35:18 2
3亿脱发人群,撑不起一个雍禾医疗? | 巴伦精选摘要: 据统计,当前存在大约三亿脱发人群,但雍禾医疗似乎未能满足这一市场需求,巴伦精选指出,尽管脱发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雍禾医疗的发展并未达到预期规模,这引发了关于脱发治疗市场潜力和雍禾医...
据统计,当前存在大约三亿脱发人群,但雍禾医疗似乎未能满足这一市场需求,巴伦精选指出,尽管脱发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雍禾医疗的发展并未达到预期规模,这引发了关于脱发治疗市场潜力和雍禾医疗能力的思考。

在国内毛发健康服务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头部企业雍禾医疗却走出了一条“逆势”曲线——业绩同比下滑的态势与千亿级市场蓝海形成鲜明对比。当前,这家行业标杆企业已经站在了滚滚向前的行业洪流的边缘,如何实现占营收近一半的营销费用的有效投放?如何留住花费大量资源培养的医生资源?如何合理进行门店布局?如何抓住行业红利窗口尽快突破自身发展困境?一系列重要且紧急的核心命题正摆在这家行业龙头的面前。

毛发健康领域增长空间广阔,植发市场年增长率近30%

中国毛发健康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容的黄金阶段,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毛发健康服务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毛发健康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582.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95.5亿元,预计2028年将进一步攀升至1165.4亿元。

具体到植发市场,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2028年植发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8.5%,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4.0亿元;而Frost&Sullivan的预测更为乐观,其认为2030年国内植发市场规模将达到756亿元,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可达到27.6%,反映出市场对植发需求增长的强烈预期。

支撑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于庞大的脱发人群基数与持续释放的消费需求。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脱发人口已达2.5亿人,其中男性1.63亿人、女性0.87亿人,而同年植发手术仅完成51.6万例,市场渗透率仅为0.21%,供需缺口显著。灼识咨询报告进一步指出,2021年我国脱发患者人数增至2.67亿人,预计2026年将突破3.43亿人。同时,受工作压力加重、作息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影响,脱发问题不仅日趋严峻,还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这些因素共同为毛发健康市场打开了增长空间。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公立医院的植发并非医院主营科室,相关医院数量与医生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为民营植发机构留出了差异化发展机会,据媒体报道,目前民营植发机构在植发市场中占据了近八成的市场份额,雍禾医疗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连锁毛发医疗集团,构建了由专业植发品牌“雍禾植发”、医疗养固品牌“史云逊”、女性美学植发品牌“雍禾发之初”及医学假发品牌“哈发达”等组成的全产业链品牌矩阵。

头部地位不稳,业绩面临多重压力

尽管行业整体呈现高增长态势,但雍禾医疗的市场表现却未能跟上行业步伐,甚至面临头部地位动摇的风险,业绩层面更是遭遇多重压力,多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营收增长乏力,客单价下滑

2025年上半年,雍禾医疗的核心业务数据呈现“量增价减”的矛盾态势:一方面,接受植发手术的消费者人数从2024年同期的29272人增长至33504人,但另一方面,植发业务人均消费却从22987元降至19761元,直接拉低了整体收入规模。更严峻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医疗养固业务不仅消费者人数从2024年上半年的49683人减少至44912人,人均消费额也从4311元降至4184元,出现“量价双降”的不利局面。受两大核心业务拖累,2025年上半年雍禾医疗营业收入为8.62亿,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4.22%,营收增长陷入乏力状态。

(二)人才流失严重,加剧竞争压力

作为人力密集型行业,植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高度依赖高端人才,尤其是具备丰富经验的医生资源。然而,雍禾医疗的人才护城河似乎并不牢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专业医疗团队总人数从2023年的1612人降至1401人,其中医生数量从350人骤降至242人,降幅超过30%,核心人才储备大幅缩水。更关键的是,成熟医生流失后,不仅可能独立开设植发机构成为直接竞争对手,还可能带走原有客户资源,这不仅削弱了雍禾医疗的服务能力,还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形成“人才流失—服务下滑—客户流失”的负面循环。

(三)营销效率低,费用高企成负担

自港股上市以来,2022-2024年雍禾医疗始终未能摆脱亏损状态。这几年企业的毛利率都接近60%,说明行业竞争并非极度激烈,企业仍存在盈利空间,但净利率依旧为负的很大原因,则在于高企的营销费用并未带来期待的获客转化效率。
3亿脱发人群,撑不起一个雍禾医疗? | 巴伦精选

图表来源:雍禾医疗财报

营销投放是植发企业获客的核心手段,但雍禾医疗在营销层面似乎陷入了“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高达3.81亿,在营收中的占比居高不下,从营销策略来看,公司虽试图构建全局KOS矩阵覆盖用户决策全周期,并推行分层运营策略(一线城市聚焦高端医生IP塑造品牌高度,下沉市场强化地域化信任建设),但从数据来看,却未能有效带动客户量与消费额的同步增长。

从历史数据来看,雍禾医疗营销费用高企的问题已长期存在,2023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0.44亿,2024年为9.02亿,而同期营收分别为17.77亿、18.04亿,相当于一半左右的收入都投入到营销领域。过高的营销费用不仅大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还未能转化为有效的营收增长,营销效率亟待提升,费用结构优化迫在眉睫。

(四)门店扩张陷入停滞,导致品牌与获客缺少承接主体

门店作为植发和养发服务的核心载体,其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业务覆盖与运营效率。2021年港股上市时,雍禾医疗已在全国53个城市拥有54家医疗机构,而到了2025年6月30日,雍禾医疗也仅在全国61个城市拥有63家植发医疗机构,另在深圳、上海、广州拥有6家史云逊健发机构,作为中国最大的连锁毛发医疗集团,上市后近四年的门店扩张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门店扩张乏力与业绩压力还形成了双向制约,2024年,雍禾医疗因业绩承压决定停止向三四线城市扩张,并启动优化计划(涉及9家植发医疗机构和5家史云逊独立门店),转而聚焦现有成熟院部的单店增长能力。但从实际运营效果来看,这一调整未能扭转困局——高线城市门店密度不足,难以形成品牌聚合效应;而上市后已布局的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由于依赖高成本营销拓展新客,投资回报率较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转化门槛较高的植发行业,雍禾医疗的老客户也未能形成有效的口碑传播,客户转化与留存效果不佳,进一步制约了单店收入增长。

此外,公司此前推出的“天网”战略(试图通过互联网医院拓展三四线城市业务)也面临现实阻碍,植发服务对线下面诊的依赖性强,加之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植发价格敏感度较高,决策门槛高,互联网医院的模式难以建立足够的用户信任。

而在养发业务端,尽管公司试图通过增加门店密度扩大覆盖范围,但养发业务本身客单价低、客户接受门槛不高、忠诚度较低,门店密度并不是决定客户消费决策的核心因素,更好的服务体验、店员与客户之间的人情关系等情绪价值,才是维系客户关系更重要的因素,因此增加门店密度的ROI可能并不划算。

回归效率尺度,寻找新的流量洼地

面对行业红利释放与自身承接能力困境的矛盾局面,雍禾医疗也在努力进行破局,在核心症结点的“拓客”问题上,把钱花向新的客群、更具转化力的渠道上,是可以关注的方向。

(一)发力低客单价养发服务,开拓高频消费市场

发力养发市场,是雍禾医疗从低频产品向高频服务转型的押注,养发服务作为毛发健康领域的“高频消费”品类,不仅客单价相对较低,能降低用户决策成本,还可与植发业务形成互补,构建“植发+养发”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市场潜力显著。目前,雍禾医疗的6家史云逊健发机构均集中在深圳、上海、广州3个一线城市,服务覆盖范围有限,未来可进一步推动该类机构向更多低线城市拓展,减少店面规模、扩大服务触达半径。据雍禾医疗此前披露的规划,未来3年医学级养护业务在整体业务中的收入占比有望提升到50%以上,这一业务若能顺利推进,将成为公司新的核心业绩增长点。

在养发业务运营层面,需跳出“重技术、轻服务”的传统思维,借鉴美发、小型美容院的客户运营模式,注重为客户提供情绪价值。养发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并非单纯依赖技术、机器与原材料的标准化,而是优质的服务体验,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素养、打造舒适的服务环境,打造良好的体验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同时,也需要加强会员体系建设,通过个性化养护方案、专属权益等方式提升客户粘性,推动养发业务从“低频尝试”向“高频复购”转变,以实现持续增长。

(二)聚焦女性市场,挖掘“美学”需求

随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女性对毛发健康的需求正从“治疗脱发”向“美学创造”延伸,市场潜力持续释放。雍禾医疗首席增长官任剑曾表示,女性植发咨询者占比已从5年前的10%提升至50%。女性需求中,不乏无脱发问题、仅出于发际线调整、眉毛种植等美学需求的客户,女性增量市场已逐步打开。

针对这一趋势,雍禾医疗可围绕女性客户的需求特点制定差异化策略:在植发技术研发上,重点突破适合女性发质、审美需求的精细化技术;在服务流程设计上,优化面诊沟通、方案定制、术后护理等环节,充分考虑女性客户对隐私、细节与体验的高要求;在医疗养固产品开发上,结合女性发质脆弱、易受损等特点,推出针对性的养护产品与服务(如防脱洗发水、头皮护理疗程等),通过“精准定位+定制服务”,打通雍禾植发和史云逊双品牌产品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挖掘女性市场的增量潜力。

(三)布局年轻化市场,提前干预早期脱发人群

脱发问题的年轻化趋势(20-30岁人群成为脱发高发群体)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也为雍禾医疗提供了提前锁定客户的契机。针对这一群体,公司可推出差异化的医疗养护产品——重点覆盖脱发初期、轻度脱发人群,以及因年龄、习惯以及健康状况等不适合植发的年轻客户,通过早期干预延缓脱发进程、改善头皮健康。

这一策略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早期干预的治疗周期更短、费用更低,符合年轻客户的消费能力与需求特点,能显著提升客户的就诊与治疗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服务年轻客户,可建立长期品牌认知,为未来潜在的植发需求培养客户基础,扩大获客渠道,增强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在市场拓展过程中,还需匹配年轻化的营销渠道与方式,如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科普内容、用户案例,触达目标客户群体,加强品牌宣传与用户教育,提高年轻客户对植发的接受度和品牌的认知度。

(四)合理降价补贴,加速市场渗透与用户教育

当前雍禾医疗依旧保持着6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为其提供了一定的价格调整空间。在行业增长期,公司可跳出“高定价+高营销”的漫灌模式,通过合理降价、消费补贴等方式降低用户消费门槛——将部分原本用于传统营销的费用直接补贴给消费者,既能减少营销资源浪费,又能快速吸引价格敏感型客户,完成用户教育,扩大客户基数。

需要注意的是,降价并非单纯的“价格战”,而是要结合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在保证服务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通过“基础服务降价+增值服务升级”的组合策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单次服务收费转向客户终身价值的运营,通过优质的术后随访、长期养护建议等后续服务,提高客户的复购率与推荐率,实现“以价换量—以量促质—以质提效”的良性循环,最大化客户价值。

(五)优化门店布局与营销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在门店布局层面,需针对不同线级城市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策略,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高线城市,重点增加门店密度,也可以设立体验小店,通过集中布局形成规模效应,强化品牌在核心市场的影响力;对于新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结合当地脱发人群基数、消费能力等数据精准选址,避免盲目扩张;对于三四线城市,重新评估市场需求与投资回报率,暂停低效门店扩张,探索“线下体验店+线上预约锁定”的融合模式——通过线下小型体验店提供头皮检测、基础养护等服务,建立用户信任,再通过线上平台完成后续咨询与服务预约,提高服务的可及性与性价比。另外,在拓客方面,公司也可以在低线城市选择当地的美发美容机构进行异业联盟,从“变美”的核心需求出发,跟相关店铺共同打造更完整的服务方案。

在营销模式层面,核心是降低对高成本传统营销(如搜索引擎广告、户外广告)的依赖,转向“效率”的衡量标尺,一方面,加强口碑营销,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客户体验、推荐福利等方式,鼓励老客户推荐新客户,降低获客成本;另一方面,优化现有KOS矩阵与分层运营策略,减少泛流量投放,聚焦垂直领域KOL(如毛发健康科普博主、植发体验达人),提高内容营销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增强用户信任;同时,严格控制营销费用总额,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优化线下门店布局、个性化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数据运营中,推动营销效率与客户满意度同步提升,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本文首发于Barron's巴伦中文网,作者|车铭德,编辑|蔡鹏程)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