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毒进入高发期,传染性强,酒精对它无效!
摘要:
      当前病毒进入高发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酒精无法有效消灭该病毒,请广大民众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感染,具体信息需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疫情通告。...    当前病毒进入高发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酒精无法有效消灭该病毒,请广大民众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感染,具体信息需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疫情通告。
一阵秋风一阵凉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
一种名为“诺如病毒”的急性胃肠炎“元凶”
也开始进入高发期
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场所
尤其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图源:@新华社 微博截图
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它
做好科学防护
河南疾控为您准备了这份详细的
“诺如病毒”防控指南↓↓
认识诺如病毒:
这个“捣蛋鬼”不简单
作为一种引起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诺如病毒已逐渐被公众广泛知晓。
它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最常见症状有突发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通常为水样便),有时还会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起病急,属于自限性疾病,病情一般不重,多数患者休息2-3天即可康复。但老人、婴幼儿及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可能较慢,需特别关注,防止脱水等严重并发症。
传播途径:
了解它,才能阻断它
诺如病毒的传播堪称“无孔不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播方式多样,主要包括:
1.人传人:直接接触吐泻物、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环境或物体表面以及摄入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
2.经食物和水传播: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如贝类、沙拉、凉拌菜等)和水源。
核心防控措施:
做好这几点,病毒远离你
对付诺如病毒,预防是关键!请牢记以下“四招”:
第一招:勤洗手--最经济、最有效的防线
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接触公共物品后,一定要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至少清洗20秒。
注意: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或湿巾对诺如病毒效果不佳,不能作为主要预防手段。
第二招:正确处理--呕吐物和排泄物
发现呕吐物/腹泻物,不要直接打扫!正确步骤:
1.立即疏散周围的无关人员,特别是儿童。
2.处理人员做好防护,需佩戴口罩、手套,有条件的最好穿一次性防水围裙。
3.大量污染物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或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完全覆盖,作用一定时间后小心清除;少量污染物用沾取有效氯5000mg/L - 10000mg/L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吸水材料覆盖,作用30分钟以上再清除。
4.清除污染物后,其表面及周边区域用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其他高水平消毒剂喷洒或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5.清洁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及盛放污染物容器,用有效氯5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用,厕所、卫生间拖把要专用。
6.污染物处理:清除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常规流程处置。
第三招:食品安全--吃得放心
1.喝开水、吃熟食:食物务必彻底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产品。
2.生熟分开:生熟食的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3.清洗水果:生食的瓜果要彻底清洗干净。
第四招:健康监测--及时隔离
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尽量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学生、外卖快递员和食品从业人员,症状消失后72小时再返校或上岗,以免传染他人。
不幸中招怎么办?
科学应对是关键
如果不慎感染,请不要慌张,应按照以下几点做好居家护理:
1.居家隔离:主动隔离,使用独立的餐饮用具和生活用品。
2.补充水分:这是治疗的重中之重!腹泻和呕吐会流失大量水分,要少量、多次地喝口服补液盐水,或食用富含水分的清淡饮食(以含盐的淀粉类熟食为主),以防脱水。不推荐饮用高糖饮料,以免加重腹泻。
3.不要乱用药:无需使用抗生素,止吐、止泻药物也应遵医嘱使用,因为强行止泻有时不利于病毒排出。
4.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严重呕吐腹泻、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口干、眼窝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迹象,请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河南疾控、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