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百度不能没有极越

访客 2024-12-28 12:05:43 65133
百度不能没有极越摘要: 极越代表的乘用车,原本可以帮百度打响自动驾驶的招牌。作者 / 智子编辑 / 陈锋这几天,全网近一半的热搜都给了极...

百度不能没有极越

极越代表的乘用车,原本可以帮百度打响自动驾驶的招牌。

作者 / 智子

编辑 / 陈锋

这几天,全网近一半的热搜都给了极越。作为新势力,极越的知名度不如老牌车企,有流量是好事,但很遗憾,这些热搜都不是好消息。

12月12日上午,上百名极越员工把极越CEO夏一平堵在了办公室门口,他们情绪激动地向夏一平讨要薪水和社保,其中还有人要求夏一平“把你的存款拿出来给我们交社保”。有在场的员工直播了上述过程,把极越送上了热搜,此时大家都知道极越已经没钱了。联想到前不久刚经历高层动荡、停产风波的哪吒汽车,很多人都认为下一个倒下的新势力就是极越。

此后,有人从极越的两个股东,百度和吉利的角度分析,指出了导致极越走到这步田地的原因。智车趋势认为,除了分析其中的原因外,这件事对百度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了十余年,每年投资百亿左右,拥有业内领先的技术水平,但一直没有打响招牌。百度原本的计划是Robotaxi(L4)和乘用车(L2)齐头并进。但目前萝卜快跑还未盈利,极越也暴雷了,百度需要做出选择了。

一、从热恋到分手,百度为什么和极越“分手”?

百度曾经对“造车”寄予厚望。

2021年1月,百度官宣和吉利合作“造车”,百度是中国互联网大厂中,第一个躬身入局的巨头,甚至比小米官宣造车的时间还要早两个月。

当时,坐在台下听李彦宏官宣造车消息的人中,有威马创始人沈晖。百度之前一直支持威马,后者是百度官宣造车前,押注的唯一一个造车新势力。百度一共参与了威马的三次融资,是威马的第一大外部股东,彼时坊间还传闻百度将控股威马。

除了资金,百度还给威马提供了Apollo(百度的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威马W6是当时市场上唯一一款搭载Apollo的乘用车。

对百度来说,投资威马和极越属于典型的CVC(企业风险投资)逻辑。相比于普通的风险投资,CVC投资者不仅会为企业提供资金,还会在业务资源上提供支持。基于此,CVC投资者的目标也不是单纯的财务回报,还有业务上的需求。

以极越为例,百度作为公司的发起股东之一,为极越提供了人工智能、Apollo、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一系列技术。如果极越发展顺利,那百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作费、估值上涨获得财务回报,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极越的表现,在市场中树立一个标杆案例,就像问界一样。

百度很早就把自动驾驶定义为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每年的投入都在百亿元左右。2013年,百度开始布局自动驾驶,2017年3月,百度整合相关业务成立了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同年,百度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Apollo计划”,并开放了自动驾驶平台Apollo。百度对自动驾驶业务一直都是不惜重金,每年的投入都在百亿元左右。

百度的投入换来了业内一流的技术实力。国际知名调研机构Guidehouse Insights2023年的报告显示,百度未来全球第三,而且这是百度连续三年上榜。

在商业化上,百度为自动驾驶业务布局了Robotaxi和乘用车两个方向。目前成绩较好的是Robotaxi业务,该业务的承载体是萝卜快跑,其优势是目前拥有2000辆的规模,是国内的领军者。百度方面表示预计在2025年实现全面盈利。

乘用车业务则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局面。在技术上,百度为乘用车和Robotaxi采取了不同的路线,前者使用了基于纯视觉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后者则使用了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威马和极越都是百度在乘用车领域选择的合作对象,此外还有岚图。这三个品牌的销量都不高,无法帮助百度打开局面。2022年,威马汽车的总销量为2.9万辆,当时表现好的新势力,年销量都在十万辆左右。再来看极越,2024 年1~11月,极越的总销量超过1.4万辆,而蔚小理的单月销量都超过了2万辆。

随着岚图选择和华为合作,威马、极越暴雷,该业务的前景变得更加暗淡,百度选择和极越 “分手”是自然而然的。

二、市场、技术,百度全都要

和互联网行业一样,自动驾驶行业发源于美国,最早做自动驾驶的是谷歌,百度是国内最早一批跟进的企业。

在技术上,自动驾驶分为五个等级。L1-L3级都是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在高速、城区道路自主行驶,但还无法做到像人一样驾驶汽车,常常需要人类接管。L4级是高度自动化,驾驶者只需在高速公路或市区等特定区域进行干预,L5级则是全自动化,人类完全成为乘客。其中,L4及以上一直是皇冠上的明珠,百度定的目标就是实现L4,其研发资源、资金都投在了这个方向上。

从终局的角度来看,百度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实现L4的过程非常漫长,而且技术难度非常高,包括百度、谷歌在内的所有公司都低估了它的难度。这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市场信心大打折扣,投资者热情降低;其二是,商业化进展困难,前段时间刚上市的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目前都没盈利。

更重要的一点是,行业领军者Cruise,去年的收入只有2500万美元(约1.8亿人民币),这意味着即便萝卜快跑盈利,也没法在业绩上给百度带来增量。作为对比,百度去年的总收入为1346亿元,和萝卜快跑有相同任务的爱奇艺,同期的收入已达到319亿。由此可见,百度在L4方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百度长期身居行业一线,自然深知这一点。为此对冲风险,百度还布局了L2,这就是投资威马、和吉利联手推出极越的背景。

具体来说,百度将自己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地图等方面的技术,组合成Apollo,这样百度就摇身一变成了车企的供应商。

百度同时布局L4 和L2的原因除了对冲风险,还有对市场的考量。2024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66.4%,L2占比小幅提高,当前市场仍以高价车型装载为主,同时智能驾驶市场正处在加速渗透的窗口期,新车的装车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两组数据说明,在现阶段的,L2+的需求更大一些。

对比来看,小马智行在技术上只做L4,场景上覆盖了Robotaxi和货运卡车;文远知行也只做L4,场景上则覆盖了无人驾驶出租车、机器人。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行业一直对是否应该使用激光雷达有争议,为此行业分成了支持和不支持两派,一派以特斯拉为代表,他们不看好激光雷达,通过纯视觉路线实现自动驾驶;另一派集合了大多数车企,如蔚小理、华为,他们都在使用激光雷达。前面提到,百度在L4和L2上使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鉴于目前还无法确定到底哪个技术路线是在正确的,百度基于技术、成本(激光雷达成本高),所以选择在乘用车领域适用纯视觉路线。

三、极越暴雷后,百度还能怎么办?

汽车行业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新四化,即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所有车企都在向其中两个方向转型,那就是电动化和智能化。这给供应链提供了新的机会,尤其是科技大厂,他们本身在智能化方面就有技术和用户优势,具备切入汽车供应链的能力。

但是,所有科技大厂都要面临一个问题,那便是以什么样身份进入供应链。目前来看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零部件模式,为主机厂提供各种标准化零部件,如电机、激光雷达;第二种是解决方案模式,如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第三种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第四种华为的智选车模式。华为不仅参与产品造型设计、内饰设计,还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并负责车型营销和终端销售。在智选车模式中,华为在技术、渠道和品牌上都对合作企业有深度加持,典型的例子是问界,得益于华为的加持,问界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中的头部。

对百度来说,选择哪种模式,要看他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他只是想要财务回报,那前三种模式更合适,如果想给自动驾驶业务铺路,那这四种模式都可以。极越曾经无限接近于“智选车”模式,百度不仅给技术,在其刚成立时,百度的股份高于吉利,李彦宏也经常给极越站台。

但是,目前极越前途难料,百度在自动驾驶业务走到了十字路口。

百度可以选择放弃极越,重新做回单纯的供应商。百度也可以选择继续支持极越,或者绑定其他主机厂,在乘用车领域打开局面。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百度选择第一种模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首先,如果继续支持极越,就需要继续投资,此前曾有传言,百度不想再继续投资极越的一个原因就是资金缺口太大。而极越暴雷后,百度和吉利还为极越的员工提供了N+1赔偿。

其次,第一种模式更适合百度。极越暴雷后,市场上有观点认为,如果李彦宏能亲自管理极越,就像雷军亲自挂帅小米汽车,这样极越就不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表面上看,极越的暴雷和管理者有直接关系,但是,从百度的情况来看,李彦宏并不适合亲自挂帅。

百度“造车”和小米造车的前提是不同的,对小米来说,汽车是人车家生态的一环,小米在造车之前,已经布局了IOT业务,并且把该业务做成了主要收入来源,此时,汽车是人车家生态的最后一环,不容有失。另外,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有雷军带队,成功率更大一些。

和小米相比,百度是一个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李彦宏并不适合亲自造车。

首先,百度的商业模式一直都是做卖水人。在搜索上,百度把水卖给商家,在汽车上,百度更适合把解决方案卖给主机厂。其次,前面提到,百度自动驾驶业务当前最缺的是标杆案例,无论是找代理人还是亲自下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何况还有爱奇艺在前。因此,李彦宏亲自带队做汽车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鉴于自动驾驶具有巨大价值,完全可以再造一个百度,百度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精力,所以即便极越暴雷,百度也不会放弃在这方面的投入。

现在的问题是,百度需要一个类似问界那样的标杆案例,让主机厂看到百度的能力以及与百度合作的好处,这样才能打开死结。从2023年开始,无论是主机厂还是供应商,都在疯狂卷智驾,当时百度的声量几乎等于0,如果百度再不及时证明自己,就更难打开局面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