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一家人被指吃饭逃单,饭店老板:他们是有预谋逃单,监控画面曝出

访客 2025-08-13 14:49:45 1
一家人被指吃饭逃单,饭店老板:他们是有预谋逃单,监控画面曝出摘要: 最近有一家人被指控在餐厅用餐后逃单,饭店老板声称他们是有预谋地逃单,据监控画面显示,这家人似乎事先计划好了逃单行为,具体情况尚待进一步调查核实,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最近有一家人被指控在餐厅用餐后逃单,饭店老板声称他们是有预谋地逃单,据监控画面显示,这家人似乎事先计划好了逃单行为,具体情况尚待进一步调查核实,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八月中旬的晋城,一家餐厅里发生的小事,正悄悄在网络上发酵。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因为牵扯着日常消费里最朴素的信任,让不少人心里泛起波澜——两女三男一行五人,在餐厅消费三百多元后,没结账就离开了。店家后来公布的监控画面,把这段略显难堪的过程摊开在众人面前,也引出了一连串关于诚信、责任与规则的讨论。

一家人被指吃饭逃单,饭店老板:他们是有预谋逃单,监控画面曝出

事情发生在8月10日下午两点多。监控里的细节,如今被很多人反复提起:穿粉红色上衣的女子先是从包间门口探头张望,随后慢慢走出,主动和收银台的店员搭话,语气自然得像是在闲聊。就在这时,她的同伴们趁机从包间里出来,快步下楼。往前推一分钟,这位女子还曾走到前台,问了消费金额;再早一点,她还询问过网上消费券的使用规则,一举一动都透着“准备结账”的样子。谁也没料到,这些举动最后成了掩护同伴离开的铺垫。

餐厅的服务员后来提起这事,语气里满是无奈。那天店里很忙,排队点餐的人多,老板特意安排了桌椅,热情招呼这桌客人坐下。“他们开的车一直发动着,”服务员说,当时店员都在忙,门口也没专人盯着,等发现时,人早就没影了。更让人难受的是,为这桌客人服务的那位服务员,事后哭了一下午,第二天直接请了假,“说心里太难受了”。三百多元,对一家大众消费的餐厅来说,人均不过四五十元,可对勤勤恳恳的服务员而言,却是一天忙碌都难以承受的委屈。

餐厅老板缑先生对这桌客人印象很深。作为晋城美食的非遗传承人,他习惯了用心接待每一位食客,那天还是他亲自招呼的这家人。“听口音像外地游客,应该是一家人,两女三男,那个穿粉衣服的女子不到四十岁,长得挺显眼。”他记得对方当时说自己排了B11的号,换了手机后查不到信息,他还特意用自己的手机扫了码,确认系统没问题,让对方再试试。现在回想,缑先生觉得对方或许早有预谋——“她扫码时没输入手机号,就是不想留下痕迹,好让我们查不到。”

事后缑先生报了警,得到的回复是“民事纠纷,立不了案”。三百多元的金额,确实够不上刑事犯罪的标准。他倒也不是非要追回这笔钱,只是觉得“这事做得不地道”,“就算我请他们吃了顿饭,可服务员的委屈怎么算?”他公布监控,不是为了博取流量,“就是想提醒大家,别做这种事”。

8月12日,两女三男逃单的视频曝出,从视频上来看,会给人一种快速逃离现场的感觉。

一家人被指吃饭逃单,饭店老板:他们是有预谋逃单,监控画面曝出

这事传开后,律师的说法也被摆了出来。一位律师认为,这本质上是消费合同纠纷,五人逃单属于违约,是民事侵权,但金额太小,够不上诈骗、抢劫等刑事犯罪,警方按民事纠纷处理是符合规定的。不过他也提醒,店家公布监控时得注意,要是画面能清晰识别个人肖像,又没打码,可能会侵犯对方的肖像权,维权的同时也得守住法律边界。

网友们的讨论,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普通人对这件事的直观感受。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为了三百块至于吗?”也有人替店家不平:“警察不管,这不是助长逃单吗?饭店做生意太难了。”还有人注意到监控里的细节:“五人分头走,女的来回在吧台晃悠不结账,明显是故意吸引注意力。”有人纠结于维权成本:“这点钱起诉到法院?简直是虚空索敌。”也有人调侃律师的说法:“就这么个事,至于让律师说一堆废话吗?”更有人带着点黑色幽默:“这才是‘凭本事吃饭’啊。”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有愤怒,有不解,有无奈,也有对规则的模糊探讨。

一家人被指吃饭逃单,饭店老板:他们是有预谋逃单,监控画面曝出

其实,说到底,三百块钱不算多,却足以撬动很多人的情绪。对店家来说,损失的不只是一笔餐费,更是对善意接待的辜负;对那位哭了一下午的服务员来说,委屈的是认真工作后的被轻慢;对围观者而言,触动的是“消费就得买单”这种最基本的共识被打破。外地游客到一座城市,带走的应该是风景和回忆,而不是这样一段不光彩的插曲。诚信这东西,说起来抽象,落到实处,可能就是一顿饭钱里藏着的体面。或许正如缑先生说的,“不是多大的事,就是搞得大家心里不舒服”——这种“不舒服”,恰恰是因为每个人都明白,有些底线,不该被三百块钱轻易击穿。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