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养多年的一子一女均非亲生,妻子承认婚内出轨!男子怒告妻子

男子抚养多年的儿子和女儿并非亲生,发现妻子婚内出轨的事实后,男子愤怒地起诉了妻子,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关注,涉及到家庭伦理、亲子关系、婚姻忠诚等多个方面,具体情况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和当事人的态度,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家庭价值观和婚姻观念的反思。
一段持续十余年的婚姻,以两个孩子非亲生的真相潦草收场。陕西男子邢某(化姓)在离婚后,将前妻张某(化姓)诉至法院,索赔28万余元抚养费及精神损失,近日,当地法院的一审判决结果,让这起掺杂着背叛与误解的家庭纠纷,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法律最终如何界定这场婚姻里的错与偿,成了所有人关注的核心。
邢某与张某的交集始于2007年。这一年10月,两人的长女率先出生,一个月后,他们才补办了结婚登记手续,正式确立婚姻关系。此后数年,家庭迎来新成员:2013年12月,次女降生;2018年3月,儿子也顺利出生,一家五口的生活看似平静安稳。
转折发生在2017年9月。彼时,张某因婚内出轨行为被丈夫邢某发现,在邢某与中证人的见证下,她签订了一份《保证书》,承诺断绝与第三者王某某的所有联系,双方还在保证书中对孩子抚养、财产处理及张某父母的赡养问题做了明确约定。这份保证书没能成为婚姻的“定心丸”,七年后的2024年3月,邢某还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经法院调解,两人达成离婚协议,约定次女与儿子随张某生活,由其负责抚养。
离婚案件审理期间,一个更让邢某崩溃的事实浮出水面:经DNA亲子鉴定,次女与儿子均非他亲生。对于这一结果,张某在离婚案中并未提出异议。但当邢某以“遭受极大精神痛苦”为由,另行起诉索赔28万余元时,张某却改口称,对儿子非邢某亲生无异议,但对次女的亲子关系“不能确定”。
争议焦点最终交到了人民法院手中。法院审理后认为,夫妻间应互相忠实、尊重与关爱,张某在婚姻存续期间与第三人生育子女,已严重违反夫妻忠实义务,违背公序良俗。不过,案件最初的“离婚后损害责任纠纷”案由并不准确——邢某是误以为两个孩子为亲生而履行抚养义务,付出了经济与感情成本,现经鉴定确认无亲子关系,他已无法律上的抚养义务,此前支出的费用对张某而言属“没有合法根据取得的利益”,符合“不当得利纠纷”的法定情形,故将案由予以变更。
关于具体赔偿金额,法院也做了详细核查:邢某自孩子出生至得知亲子鉴定结果前,实际抚养次女9年10个月、儿子5年6个月,期间两人的抚养费支出共计172433.16元。因婚内抚养费属夫妻共同支出,张某需返还邢某承担的一半,即86216.58元;3150元的亲子鉴定费有缴费截图佐证,属合理必要支出,应由张某全额负担;而精神损害赔偿方面,考虑到邢某抚育多年的子女非亲生,人格尊严与精神均受伤害,结合当地生活水平,酌定赔偿20000元。
最终,法院一审判决:张某返还邢某抚养费86216.58元、给付鉴定费3150元、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0元,三项共计109366.58元,远低于邢某最初索赔的28万余元。
判决结果传开后,网友们围绕案件细节展开热烈讨论,理性观点中不乏对婚姻、法律与人性的思考。
不少网友对邢某的遭遇表示同情,认为精神伤害远大于经济损失。“养了快10年的女儿和5年多的儿子,不是自己的,这打击换谁都扛不住。钱能要回一部分,但付出的感情收不回啊,2万精神赔偿是不是太少了?”有人这样感慨。还有网友补充:“从2013年到2024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他肯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全部,结果全是谎言,这比单纯的离婚更伤人。”
针对张某的行为,网友们的批评集中在“背叛”与“不诚信”上。“2017年就签了保证书说断干净,结果后面还有了儿子,这根本没把承诺当回事,婚姻里的忠诚在她这一文不值。”一条评论一针见血。还有人直指其矛盾说辞:“离婚案里承认孩子非亲生,索赔时又说次女不确定,这不是前后不一吗?还好法院按鉴定结果判了,不然真说不清。”
对于法院的判决金额,网友们看法不一。支持判决的人认为“合理且严谨”:“抚养费只返一半很对,毕竟婚内是夫妻共同养孩子,邢某出的是自己那部分,张某作为监护人确实获益了,按不当得利判没毛病。”反对者则觉得“金额偏低”:“10年的抚养费才8万多,现在养个孩子多贵啊,学费、奶粉钱、看病钱,可能实际支出比法院核算的还多,这点钱不够弥补损失。”
也有网友关注到案件中的“保证书”与“案由变更”细节。“保证书签了也没约束住出轨,看来这种书面承诺在感情里没什么法律效力,顶多算个道德凭证。”有人这样分析。还有人对法律程序表示认可:“法院把案由从离婚后损害责任改成不当得利,说明办案很细致,不是只看表面诉求,而是按实际法律关系来判,这才是依法办事。”
这起案件的判决,本质是法律对婚姻忠诚义务的明确维护。张某违背承诺的行为不仅伤了感情,更需承担经济与精神赔偿;法院的判决既核算了实际抚养成本,也考量了精神伤害,兼顾了法理与情理。
对普通人而言,它更像一记警示:婚姻的核心是忠诚与坦诚,任何突破底线的背叛,终将付出代价;而当权益受损时,法律会成为最后的保障,但提前守住婚姻里的“诚信底线”,才是避免这类悲剧的根本。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