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届鲁迅文化周”拉开帷幕,多幅照片通过展览首次公开

第八届鲁迅文化周盛大开幕,本次展览首次公开多幅珍贵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鲁迅文化的发展历程,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贡献,此次展览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前来观赏,对于推动鲁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展览,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化,进一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鲁迅先生逝世89周年,他的精神仍旧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行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安葬时,上海民众敬献一面白底黑字的旗帜覆于棺面,写着“民族魂”。
10月19日,鲁迅逝世89周年,公众祭扫活动在鲁迅公园举行。上海虹口 图
2025年的今天,公众祭扫活动在上海虹口区鲁迅公园举行,鲜红的“民族魂”旗帜高擎,来自社会各界的300 余名代表敬献鲜花,表达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怀念。
虹口区委宣传部部长吴强在致辞中表示,鲁迅先生的一生,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铮铮铁骨,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拳拳之心。他以笔为枪,刺破旧时代的黑暗,用自己的脊梁展示了“民族魂”应有的样子——不妥协、不盲从、有风骨、有担当。
学生向鲁迅墓敬献鲜花。上海虹口 图
鲁迅曾孙周景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00后”,他理解的鲁迅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词,分别是立人为本、独立思考、拿来主义和对韧性的坚守。很多年轻人喜欢鲁迅,因为鲁迅的精神内核与当代年轻人的现实高度契合,“咱们初中就开始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等等,可以说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现在鲁迅对年轻人的价值,已经超越文学范畴,成为应对现实、构建自我的写照。”
“内山完造与中日友好”主题展览中,鲁迅与内山完造的照片。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当天,由虹口区与鲁迅文化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鲁迅文化周”同步开幕,包含展览、市集、新书发布会等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1月18日。
其中,10月19日-31日,“以书肆为津梁 期文化之交互——内山完造与中日友好”主题展览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内山完造(1885-1959)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17年,他与妻子在上海创立内山书店,成为当时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商书店。内山完造也与鲁迅等中国文化界人士结下了深厚友谊,相识近十年,他不仅为鲁迅代理著作发行,还多次在危难时刻为鲁迅及其左翼友人提供避难之所。
市民参观“内山完造与中日友好”主题展览。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该展览包含“内山完造与上海内山书店”“内山完造与中日文化交流”“内山完造与鲁迅”“为中日友好奔走尽瘁”四大版块,通过珍贵的文献史料、历史影像与实物展品,展现内山完造与鲁迅等中日友好先驱者的友谊。内山家族的后代内山深表示:“他们并不是普通的书店老板和顾客的关系,而是有很深厚的友谊,回顾这段情谊,对于推动中日友好交流有重要意义。”
鲁迅原版照片复原大展。上海虹口 图
10月18日-11月18日,“寻迹鲁迅光影——鲁迅原版照片复原大展”在今潮8弄海派文化中心举办。展览依托前沿AI图像修复技术,展出126帧高清复原的鲁迅原版照片及影像,其中绝大部分照片由鲁迅家属提供,多幅照片为近百年来首次公开。
展览时间跨度从1903年延伸至1936年,以鲁迅先生生平为时间线,从东京的青年、上海的作者、再到怀抱海婴的父亲,展现了鲁迅的多面。展览中的一大亮点,是将经典照片利用AI技术转化为动态照片与视频,并邀请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对动态照片进行配音,重现了鲁迅慷慨激昂的演讲、与家人的亲切互动等场面。
鲁迅文创市集摊位。上海虹口 图
2025年也是鲁迅名作《希望》发表100周年。10月17日-19日,今潮8弄以《希望》为主题举办文创市集,现场设置多个创意主题区,年轻创作者以鲁迅精神为灵感,推出各类特色文创产品,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