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小孩”新发现:住处有兽骨!父母没工作,巨额收入来源存疑
摘要:
最新发现显示,“野人小孩”在其住处发现了兽骨,这一发现引发了新的疑问,关于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尽管孩子的父母没有正式工作,但他们拥有巨额收入来源,这使得外界对其家庭背景和经... 最新发现显示,“野人小孩”在其住处发现了兽骨,这一发现引发了新的疑问,关于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尽管孩子的父母没有正式工作,但他们拥有巨额收入来源,这使得外界对其家庭背景和经济来源产生了怀疑,关于这一新发现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2025年10月,雅西高速四川石棉服务区的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让无数网友揪心又愤怒。画面里,一个约莫3岁的孩子浑身赤裸,头发纠缠成脏兮兮的团絮,正四肢着地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快速爬行,膝盖和手肘处的皮肤因长期摩擦变得粗糙泛红;服务区店主好心递来的食物,被孩子父母直接放在地上,孩子随即俯下身用嘴直接啃咬,姿态如同幼兽。更让人不忍的是,孩子母亲怀里还抱着一个1岁左右的婴儿,同样赤裸着身体,小胳膊小腿沾着泥土,眼神空洞呆滞——这两个孩子被网友心疼地称作“野人小孩”,相关视频仅上线几小时,转发量就突破了百万,舆论瞬间被点燃。
拍摄视频的车主后来回忆,当时他只是停车休息,远远就看到那个3岁孩子在广场上爬行,动作幅度很大,起初还以为是孩子贪玩闹着玩。可走近后才发现,孩子的父母就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父亲低头专注刷着手机,母亲抱着婴儿喂奶,对地上孩子的异常行为视若无睹。“我看孩子可怜,递了一瓶牛奶过去,他妈妈接过来后,竟然直接倒在地上的塑料盒里,让孩子趴着喝。”车主试着劝说家长给孩子穿件衣服,没想到孩子父亲猛地抬头瞪了他一眼,语气强硬地怼道“我们家的事不用你管”,那副冷漠的态度让他既无奈又气愤。
随着事件热度升高,更多细节被网友陆续挖出。有路过该服务区的司机补充,之前曾看到这家人从一辆白色房车中下来,当时3岁孩子探出头时,脖子上清晰印着一圈白色印痕——那是长期佩戴项圈或锁链留下的压痕,印痕边缘还有轻微红肿,看起来近期仍在使用。这个发现让网友的愤怒更甚,“这哪是养孩子,分明是虐待!”而当这对父母的身份信息逐渐清晰后,更让众人不解:父亲30多岁,来自云南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珍新政村,是大学本科毕业;母亲40岁左右,户口落在北京,拥有研究生学历。高学历背景与极端“养娃方式”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不少人质疑“他们是不是故意博眼球?”
事实上,这并非这对夫妻第一次因“养娃方式”引发关注。早在2024年,就有网友在云南当地拍到过他们带孩子出门的画面,当时3岁孩子同样赤裸着爬行,只是那时还没有二胎。消息传开后,当地妇联工作人员一天内三次上门沟通,民警也多次到访,耐心劝说两人给孩子穿衣、引导孩子直立行走,还明确告知“长期这样会影响孩子骨骼发育,也不利于未来融入社会”。可面对这些干预,这对夫妻始终抗拒沟通,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孩子经常长湿疹,穿衣服会觉得痒,是自己不愿意穿”,还固执地强调“自然养育更利于孩子成长”。
当地村民透露,这家人长期居无定所,之前住在村子边缘的荒地旁,用几块木板搭建了一个简易窝棚。“不管冬天夏天,都没见过孩子穿衣服,有时候天太冷,孩子冻得瑟瑟发抖,父母也不管不顾。”有好心村民曾试着给孩子送衣服,却被孩子父亲直接扔到窝棚外,还恶狠狠地说“别用你们的想法害我孩子”。更让人担忧的是,两个孩子出生后,这对夫妻始终没给他们办理户口。记者从云南当地派出所了解到,工作人员曾多次提醒他们办理落户手续,都被以“暂时不想给孩子上户口”为由拒绝。这种刻意回避的态度,让网友开始猜测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不是故意不让孩子有身份,方便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就在舆论焦点集中在孩子权益保护上时,10月26日,一位博主前往云南大理州南涧县,实地探访了这对夫妻此前的“住处”——并非网友猜测的固定房屋,而是一辆停在荒地旁的老旧面包车。博主透过车窗拍摄的画面显示,面包车内部座椅已被全部拆除,换成了用简易木板搭建的“床铺”,床铺上散落着两件脏兮兮的儿童玩偶,一个乳胶奶嘴掉在地板缝里,上面沾着黑色污渍。最引人注意的是,驾驶座靠背上挂着一串链子,链子上串着几块风干的骨头,骨头形状不规则,看起来像是小型兽类的四肢骨,表面还残留着褐色痕迹。“打开车门的瞬间,霉味、汗味混着一股说不清的腥气直往鼻子里冲。”博主在视频里描述,面包车内部明显经过改装,原本的金属地板被换成了复合木地板,地板边缘因长期潮湿已经变形翘起,“这种改装肯定过不了年审,只能停在这里当临时住处”。
可此前视频里,这对夫妻乘坐的却是一辆价值数十万的豪华房车——从几万块的破旧面包车,到几十万的房车,这笔“鸟枪换炮”的钱究竟从哪里来?网友纷纷展开猜测,这对夫妻没有工作,他们可能通过国外自媒体平台发布“特殊养育”视频牟利,毕竟国内平台对这类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打击严厉,而国外部分平台对猎奇内容监管较松。“说不定靠卖惨、博眼球赚了不少钱,不然怎么买得起房车?”也有网友怀疑“会不会有其他灰色收入?”为回应这些质疑,孩子姥姥(母亲的母亲)向警方提供了女儿女婿的账户流水,流水记录里没发现大额外币或不明来源的转账,但也没能完全解释房车的购置资金——这对夫妻的收入来源,依旧是个未解之谜。
鉴于事件性质恶劣,且涉及儿童权益保护,孩子父亲户籍地云南大理州南涧县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成员包括民政、妇联、公安等多部门人员,核心任务是“保障儿童基本权益,纠正不当养育行为”。工作组通过车辆轨迹追踪,最终在雅西高速另一个服务区拦截了这对夫妻的房车。经过反复沟通,孩子父亲终于同意“不在公共场合让孩子衣不蔽体或爬行”,还承诺尽快给孩子准备衣物。工作组现场检查了两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现3岁孩子身高体重略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膝盖、手肘处有陈旧性擦伤,但暂无明显外伤;1岁婴儿身体指标基本正常。
同时,工作组联系上孩子姥姥,对方表示会在10月底前带两个孩子前往北京办理落户手续,“先把户口落了,再带孩子去做全面体检”。当地公安机关也已介入,对孩子的身份信息进行核查,初步排除了拐卖、遗弃等违法犯罪行为,但明确“会持续关注孩子的生活状态,定期回访”。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的评论始终保持着理性:“不能只解决‘穿衣服、上户口’这些表面问题,孩子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更需要关注”“3岁正是语言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现在他还不会正常行走和交流,得尽快安排专业的儿童心理和发育评估”“建议相关部门定期公开孩子的近况,避免后续再出现类似情况”“房车来源的疑问还没解开,希望能继续调查,排除潜在风险”。
眼下,专项工作组仍在跟进后续进展,妇联工作人员已经把两个孩子的衣物送到了他们手中,落户手续也在筹备中。这场牵动全网的“野人小孩”事件,虽正朝着保障儿童权益的方向推进,但不得不承认,孩子长期养成的异常行为习惯能否彻底纠正、未来如何顺利融入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儿童权益保护从来不是“一干预就结束”的事,需要相关部门持续监管,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只有形成长效保障机制,才能真正为孩子筑起一道安全屏障,让他们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在正常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