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访客 2025-04-26 15:38:50 2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摘要: 文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左星月,编辑 | 王亚静2024年,老牌味精企业莲花控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一年,公...

文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左星月,编辑 | 王亚静

2024年,老牌味精企业莲花控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这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9亿元,同比增长26.55%;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59.12%。

2024年上半年,莲花控股的七成收入依赖味精。而在超市货架上,鸡精、松茸鲜正在围剿味精。

当“味精大王”闯入算力战场,资本市场质疑声四起,公司能否在这场跨界“豪赌”中成功突围?

1、味精、鸡精之争,实控人已更替

你有多久没有吃过味精了?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如海带、番茄、奶酪)中。

20世纪初,味精被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从海带中提取,学名叫谷氨酸钠。池田菊苗认为这是海带汤鲜美的秘诀。1909年,日本开始生产以谷氨酸一钠为主要成分的“味の素”,并开始对外出售。

1921年,我国吴蕴初开始生产味精。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味精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成为世界味精生产大国。

1983年,莲花控股的前身——周口地区味精厂成立。1998年8月,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第一股”。到了2001年,莲花味精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味精生产和出口基地。

莲花味精逐渐壮大,味精本身的误解和争议随之而来,让莲花控股一度陷入了亏损的困局。

1968年,美籍华人医生Ho Man Kwok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自己去中餐馆吃饭后突然出现四肢发麻、悸动、浑身无力等症状,并猜测可能是由于味精(MSG)所致。

这篇文章经媒体放大后引起轩然大波,此后,陆续有人投稿撰文表示有类似的经历,这些症候被叫作“味精综合征”。这导致一些西方人对味精产生恐惧,不少食客吃饭时特意要求不放味精。

事实上,早在1987年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会议上,就已经宣布取消了过去关于成人食用味精量要限制的规定,确定它是一种可靠的食品添加剂,除一周岁内婴儿外,其他年龄组儿童都可食用。

不过,味精虽然已经被官方组织“辟谣”,但谣言却并没有停止。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跨国食品企业为推广鸡精等高价替代品,通过广告和媒体渲染味精的“化学合成”标签,强调鸡精的“天然性”,从而挤压味精市场。

部分鸡精品牌在包装上标注“含鸡肉粉”或“鸡汤提取物”,强化与天然食材的关联,事实上其实际含量极低。

值得注意的是,鸡精的主要成分仍是味精,但通过添加盐、糖等成分制造“更健康”的假象。

(图 /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摄)

此外,还有谣言表示味精在高温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焦谷氨酸钠”,长期食用会引发癌症。

受此影响,不少消费者对于味精这一调味品有了极大的抵触情绪,包括莲花控股在内的国产味精品牌受到了不少打击。

2001年开始,莲花控股的归母净利润开始走下坡路。200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45亿元,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Wind(单位:亿元))

此后,莲花控股的净利润一直起伏不定,时而盈利、时而亏损。2019年,公司负债高达18.54亿元,资产无法覆盖债务,最终被法院裁定重整。

此时,李厚文所在的国厚资产通过土地置换、资金注入、转增股票等一系列方式,解决了公司的债务问题,李厚文也顺势取代顾华梅,成为莲花控股的实际控制人。

2、国货复兴,依然困守味精

近年来,国货重新进入大众视野,不少老牌国货抓住这次机会,出现了“国货复兴潮”。

莲花控股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味精配料表只有小麦”等话题接连冲上热搜,引发了一波为味精“正名”的热潮。

受此影响,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21.01亿元,同比增长24.23%;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81.26%。

2024年,莲花控股的业绩再度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6.59亿元,同比增长26.55%;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59.12%。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莲花控股公告)

莲花控股表示,业绩增长与公司坚持“品牌复兴战略”有关。2024年,公司国内市场调味品销量和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莲花作为味精行业家庭消费第一梯队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品牌认知度同比明显提升。

不过,在“品牌复兴”的背后,莲花控股却面临着核心产品单一的困局。

2024年上半年,味精等氨基酸调味品的收入为9.40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在77%左右。可见,味精仍然是莲花控股收入的“大头”。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莲花控股2024年半年报)

味精虽然已经“洗白”,但是在调味品行业仍然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近日,「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走访河北省的家家悦超市发现,在调味品区货架中,味精占比很小,而且并没有莲花牌味精,陈列区多被鸡精和松茸鲜占据。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河北省某家家悦超市(「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摄))

在永辉超市,货架上有莲花味精,不过和家家悦超市一样,鸡精在调味品展台占据大部分“版面”。这一细节或许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直观体现,这里的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购买鸡精类产品。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河北省某永辉超市(「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摄))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还注意到,味精品类相对单一。相比之下,鸡精的品类则较为丰富,除传统鸡精之外,还包括薄盐鸡精、从蔬菜中提取的蔬之鲜等顺应健康趋势的调味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新的提鲜调味品松茸鲜更是吸引了市场的眼球。

松茸鲜的主要原料包含松茸以及其他多种菌菇,如香菇、杏鲍菇、双孢蘑菇、猴头菇等,同时搭配多种蔬菜粉。其鲜味主要来源于松茸本身自带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以及其他菌菇中含有的鲜味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物质。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摄)

厨艺爱好者吴磊(化名)向「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分享:“第一次尝试松茸鲜就被惊艳到了,它的提鲜效果特别自然,而且配料表很干净,主要是各种菌菇,虽然价格比传统调味品稍高,但这种天然健康的成分更符合我的需求,现在家里会常备松茸鲜。”

据悉,2020年,松鲜鲜品牌成立,率先推出松茸鲜调味料,开创了松茸鲜调味料这一新赛道。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松鲜鲜官网)

2023年,莲花控股也推出了松茸鲜系列产品,不过相比于松鲜鲜,莲花控股走得稍慢一些。截至2024年上半年,莲花控股鸡精等复合调味品收入仅有1.3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1.31%。

近两年,莲花控股依靠味精提高了业绩,却没有研发出新的调味品来引领市场,而一味“复制”很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跨界算力服务,“味精大王”有戏吗?

在调味品主业领域面临产品创新乏力的困局,莲花控股选择把目光放在了技术壁垒较高的算力租赁领域。

2023年6月30日,莲花控股设立子公司杭州莲花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莲花科创”),注册资本为1.2亿元。

2023年9月28日,莲花控股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莲花科创与新华三集团签订6.93亿元的算力服务器采购合同,计划采购330台英伟达H800 GPU服务器,正式切入算力租赁赛道。

根据莲花控股在公告中披露的投资计划,公司的算力租赁项目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将在2024年底之前在国内若干算力节点投资建设5000 PetaFlops规模的智能算力中心;第二阶段将在2026年底之前,累计投资建设约30000 PetaFlops的智能算力集群。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莲花控股公告)

深耕调味品行业多年之后,莲花控股跨界的算力租赁,与公司主营业务不具有协同性,且前期也无相关业务经验,因此在项目启动之初就遭到了外界质疑。

上交所曾在2023年10月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跨界算力租赁的合理性、资金筹措能力及技术储备。公司回复中未提供核心技术团队信息,仅表示将“通过外部合作”开展业务,且莲花科创作为智能算力业务的新进入者,成立时间较短,尚无相关技术专利积累,进一步引发市场对项目可行性的担忧。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算力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46万元和2242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较低。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贸易摩擦也给莲花控股的算力服务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人工智能芯片供应短缺,2024年11月25日,子公司莲花紫星与新华三信息签署《采购合同》终止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决定,除已交付的12台外,其余318台终止交付。

此外,根据莲花控股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的公告,公司与CIX公司于2月28日签订的200台GPU服务器算力服务,合同金额高达4.97亿元。而在2024年8月15日与AVI公司签署的200台GPU服务器却仍未交付。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莲花控股公告)

因此,在中美关税问题僵持之时,莲花控股能否按时交付服务器还有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为开展算力业务,莲花控股向金融机构共借款约5.7亿元,其中仍有5.2亿元没有偿还。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与“跨界”生死局

(图 / 莲花控股公告)

在大量资金投入下,“味精大王”莲花控股能否在算力领域这场跨界“豪赌”中打造新的增长曲线,「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将持续观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