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河南省交通气象部门深化合作 共筑防灾减灾“智慧防线”

访客 2025-07-04 16:03:09 2
河南省交通气象部门深化合作 共筑防灾减灾“智慧防线”摘要: 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记者 张睿2025年7月4日上午9时,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与河南省气象局在郑州正式签订合作框...

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记者 张睿

2025年7月4日上午9时,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与河南省气象局在郑州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交通气象监测预警、应急联动、科研攻关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构建现代化智慧交通气象服务体系。这是我省应对极端天气挑战、提升交通运输安全韧性的重要举措,此举标志着“交通+气象”跨部门协作进入新阶段。

河南省交通气象部门深化合作 共筑防灾减灾“智慧防线”

河南省交通气象部门深化合作 共筑防灾减灾“智慧防线”

极端天气下的“并肩作战”催生深度合作

“去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气象首席预报员进驻省交通运输厅,与我们并肩战斗,通过精准预报,为除雪保通赢得黄金48小时。”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立在签约仪式上动情回顾。2024年初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两部门联合建立的“实时会商机制”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提前72小时预警、动态发布道路结冰风险图,指导全省高速公路“一路一策”除冰,最终实现京港澳、连霍等主干道“边下边清,雪停路净”,郑州东站等重点枢纽未发生旅客滞留,相关经验获交通运输部全国推广。

此次协议直击当前防灾减灾痛点。以近期省内外多起极端天气事件为例。6月30日南阳西峡突发强降雨,气象部门提前1小时发出红色预警,我省交通运输部门迅速封闭危险路段,避免人员伤亡。协议明确将建立“预警叫应+应急响应”双机制,确保气象预警直达交通一线。

河南省交通气象部门深化合作 共筑防灾减灾“智慧防线”

六大合作方向构建“智慧防线”

记者现场了解到,根据协议:在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方面,双方将建立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备多部门共谋、共建、共用、共保机制,将交通气象观测设施纳入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实现同步建设、验收与应用。同时,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重点路段及内河航运交通气象观测站全覆盖,整合视频监测资源,实现交通气象信息、道路监控信息等多类交通路网信息共享共用。

在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上,双方将应用新技术研究浓雾、道路结冰等灾害天气的致灾临界值和短时临近预警方法,构建交通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模型。针对高风险在建及在役路段、桥梁、隧道等,研究气象灾害风险分级预警与响应措施,联合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支撑分级管控。

围绕智慧港口航运气象服务保障,将针对港口船舶作业等环节对气象条件的高度敏感性,搭建港口及航道气象立体监测预报预警网络,建立港区精细化气象风险阈值库。为周口港等河南省内河港口定制“作业窗口期”预报,助力港口优化运营调度,保障航运安全。

交通工程建设安全保障研究也是合作重点。双方将依法开展交通重大规划、重点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利用灾害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成果,建立涵盖内河航运的交通项目设计标准规范,协同做好交通工程规划、协作开展公路、内河航运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应急联防联动方面,双方将联合探索“观测即服务”在交通应急保障中的应用,构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通气象灾害联防联动机制,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实时通报、会商和应急处置流程,建立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与交通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制定精细化交通管控防御措施。

此外,双方还将共建 “交通气象保障服务联合实验室”,聚焦浓雾、团雾和道路结冰等高影响天气监测开展专项研究。

河南省交通气象部门深化合作 共筑防灾减灾“智慧防线”

共绘安全出行新图景

河南省气象局局长陈怀亮表示,希望以此次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深化合作,积极推动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与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全链条深度融合

此时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两部门已启动联合值班机制,为全省路网规划、应急物资布设提供科学依据。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合作将气象预警能力与交通应急处置深度融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实践。随着协议落地,河南百姓将享受到更精准的出行预警、更科学的交通管制和更高效的应急响应,为交通强省建设筑牢安全基石。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