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72岁老人信访,遭镇干部辱骂“老东西”,还有更恶毒的词汇曝出

访客 2025-08-24 14:25:39 1
72岁老人信访,遭镇干部辱骂“老东西”,还有更恶毒的词汇曝出摘要: 一位72岁的老人因信访遭遇镇干部的不当对待,被辱骂为“老东西”,甚至使用更为恶毒的词汇,这种不尊重老人的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愤慨,此事提醒我们...
一位72岁的老人因信访遭遇镇干部的不当对待,被辱骂为“老东西”,甚至使用更为恶毒的词汇,这种不尊重老人的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愤慨,此事提醒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尊严,不论年龄、性别、地位等差异,对于公职人员的不当行为,应该依法追究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近日,一则关于信访干部辱骂老年信访人的消息引发关注。据相关渠道信息显示,8月12日,有市民反映湘阴县新泉镇青龙桥村72岁的信访人李某某,在接受镇里工作人员“回访”时遭遇言语侮辱。具体场景发生在青龙桥村委会,当时参与回访的包括镇纪委书记与信访办工作人员吴某,过程中,吴某对李某某“破口大骂”,还多次使用“老东西”“”“老糊涂”等带有强烈侮辱性的词汇,这样的行为让不少人对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产生质疑,也有声音呼吁相关部门立即介入调查,并公开对涉事干部的处理结果。

老不死

72岁老人信访,遭镇干部辱骂“老东西”,还有更恶毒的词汇曝出

时隔10天,8月22日,湘阴县新泉镇人民政府针对此事作出回应。回应中提到,在接到反映后,镇里第一时间展开调查核实,最终确认当时吴某与李某某老人解释国家信访条例相关政策,由于双方在主观认识上存在差异,加上沟通方式都不够细致周全,才导致分歧产生。不过回应也指出,这一情况暴露出吴某在开展群众工作时存在急躁情绪,工作方式方法确实有待改进。至于处理措施,镇里已安排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和镇纪委书记对吴某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责令其深刻反省,同时吴某也已上门向李某某老人赔礼道歉。

这一事件及后续回应很快引发众多网友的理性讨论,大家的观点多围绕事件性质、处理结果合理性及干部作风展开。在对处理结果的看法上,大量网友认为当前力度过于轻微,与辱骂行为的恶劣程度不匹配。有网友表示“我认为应该开除公职,因为他不配做人民的干部,这样的人多了只能败坏政府的形象!他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只是做官当老爷,而且是对老人进行了辱骂,难道他就没有父母吗?在家里对他父母称呼吗?”;还有网友直言“湖南信访干部辱骂72岁老人事件,批评教育,上门道歉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子的干部必须要开除,不配当人民的公仆”,类似“就这还不开除?”“这种信访干部就应该立马被开除,不存在再登门道歉,给他机会了”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大家普遍认为涉事干部的行为已违背公职人员的基本准则,仅靠批评教育难以起到警示作用。

老不死

72岁老人信访,遭镇干部辱骂“老东西”,还有更恶毒的词汇曝出

除了质疑处理力度,不少网友还指出镇政府的回应存在避重就轻的问题。有网友明确表示“镇政府的回应也是避重就轻,只字不提辱骂老人,只说是分歧,难以服众”,认为回应中用“分歧”淡化“辱骂”的做法,未能正视事件核心,难以让群众信服。同时,部分网友提出“双标”疑问,聚焦不同身份主体在类似行为下可能面临的不同处理结果。有网友反问“如果反之,老人骂吴某,会不会道歉了事?会不会大概率拘留了?”“老头要是骂他,会不会以寻衅滋事罪判刑??”“假如是老人辱骂干部该怎么样呢,拘留,罚款还是什么应该不止道歉吧”,这些疑问背后,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关注,担心身份差异导致处理标准不一。

72岁老人信访,遭镇干部辱骂“老东西”,还有更恶毒的词汇曝出

从整个事件来看,信访工作本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核心是倾听诉求、化解矛盾,干部的言行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此次信访干部辱骂七旬老人的行为,显然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伤害了群众感情。尽管当地已作出批评教育和道歉的处理,但从网友反馈来看,这样的结果未能完全消除群众疑虑。后续,相关部门或许需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强化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同时让处理过程更透明、结果更具说服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维护干群关系,赢得群众信任。毕竟,基层干部的每一次言行,都代表着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容不得半点轻慢与失当。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