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欲强奸两名女童,还逼迫女童猥亵自己,因女童不从刀砍女童

一名男子对两名女童实施强奸和猥亵行为,并在女童拒绝时用刀砍伤她们,该男子行为极其恶劣,严重侵犯了女童的权益和人身安全,这种罪行令人震惊和愤怒,必须得到严厉的惩罚和制裁,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安全,也需要加强对儿童保护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于儿童权益保护的意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人民法院案例库于8月22日公布的蒋某亮强奸、盗窃案,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死刑的结果,为一起针对两名幼童的恶性暴力案件画上句号。案件中,被告人蒋某亮的残忍行径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更引发社会对幼童保护、司法公正的广泛讨论,其最终获刑也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注脚。
蒋某亮并非初犯,此前他曾因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2017年8月刑满释放。然而,刑罚的惩戒并未让他收敛恶行,2018年12月22日下午,蒋某亮将目标锁定在四川省达州市某村民家的两名幼童身上——他此前曾见过这两个孩子,当日窥见时年6岁的周某甲(化名)与4岁的周某乙(化名)独自在家中玩耍,便从厨房门潜入屋内,意图在厨房对两名女童实施奸淫。
因自身生理原因未能得逞后,蒋某亮转而逼迫两名女童对其进行口交,在遭到拒绝后,他随即露出暴戾本性,将两名女童卡晕后拖拽至厕所过道。在对周某甲实施奸淫过程中,周某甲因恐惧哭闹,蒋某亮先是卡颈试图阻止,未能得逞后竟持刀砍向周某甲头部,并切割其颈部,致周某甲当场昏迷。此时,周某乙苏醒后同样因害怕哭闹,蒋某亮又持刀切割周某乙颈部,使其无法发声。之后,蒋某亮并未收手,还进入二楼卧室盗窃现金6205元及一部价值419元的手机。下楼后,他再次对周某乙实施奸淫,因周某乙仍有哭闹,他便倒提其双脚将头部反复按入水中溺水,同时捂嘴致其昏迷。直至听到屋外传来人声,蒋某亮才仓皇逃离现场,次日便被警方抓获归案。
万幸的是,两名被害人被及时送医救治后均得以生还,但身体损伤已无法逆转。经专业鉴定,周某甲的人体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周某乙为轻伤二级,这场暴力侵害给两个年幼的生命留下了难以愈合的身心创伤。
案件的司法进程随后有序推进。2020年4月17日,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蒋某亮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元;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一万元。然而,蒋某亮对刑事部分判决提出上诉,2020年11月23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撤销原审刑事部分,将案件发回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重审后,于2020年12月17日作出新的判决。此次判决引发新的争议: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判决中对蒋某亮的强奸罪量刑畸轻,依法提出抗诉;同时,蒋某亮仍对刑事部分判决不服,再次提出上诉。2021年6月3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作出二审判决,调整了罪名认定与量刑,最终判定蒋某亮犯强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一万元。2021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死刑复核,依法作出刑事裁定,核准了对蒋某亮的死刑判决,这场牵动人心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
对于判决结果,网友“风中0822”认为“死刑判决这个结果,才真正的体现了《人民法院》的属性,即人民至上”,肯定了判决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网友“清新花猫K0”也明确表示“坚决支持法院对蒋犯的死刑判决!对幼女实施强奸,刀砍致其重伤二级,倒提溺水等,手段极其残忍,死刑不冤枉”,强调蒋某亮行径的恶性与死刑判决的合理性。网友“恶虎堂的铛铛铛”则从伤情鉴定角度补充说明:“重伤二级,实话说比死了都惨!中国的轻微伤有多重,你就知道重伤有多重了,一级重伤基本就是植物人了”,让更多人理解两名幼童所受伤害的严重程度。
针对案件中蒋某亮刑满释放后再犯罪的情节,网友“天狼星2023”直言“刑满释放,刚出来又犯罪,真是坏种”,折射出公众对刑满释放人员监管问题的担忧;网友“成熟原野zAZ”则关注司法效率,提出“拖得太久了,半年内就应该执行枪毙,对拖延的部门后追责”,反映出社会对恶性案件快速办结、及时惩戒的期待。还有网友从制度完善角度建言,如“富士山头种蘑菇”建议“强奸幼童直接判死刑,普通强奸罪直接物理阉割或者化学阉割”,虽观点带有强烈情绪,但本质是希望通过更严格的量刑遏制此类犯罪。
从整个案件来看,蒋某亮的行为突破法律底线与道德伦理,对两名幼童实施的暴力侵害手段残忍、情节恶劣,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判决,既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慰藉,也是对恶性犯罪的严厉震慑,充分彰显了司法机关维护幼童权益、捍卫社会正义的坚定立场。同时,案件也暴露出幼童居家安全防护、刑满释放人员后续监管等方面的不足,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家庭需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看护,社区需完善安全防控,相关部门需强化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与管控,唯有形成合力,才能为未成年人筑起更坚固的保护屏障,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