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外卖员与市民发生纠纷,俩人马路上对峙4小时,从天亮僵持到晚上

访客 2025-08-27 14:34:49 2
外卖员与市民发生纠纷,俩人马路上对峙4小时,从天亮僵持到晚上摘要: 一起外卖员与市民的纠纷在马路上演,双方从清晨僵持到晚上,历时四小时,这场对峙引发了围观和关注,目前尚不清楚纠纷的具体原因,但双方长时间的对峙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事件的具体经过和后续处...
一起外卖员与市民的纠纷在马路上演,双方从清晨僵持到晚上,历时四小时,这场对峙引发了围观和关注,目前尚不清楚纠纷的具体原因,但双方长时间的对峙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事件的具体经过和后续处理尚待进一步了解。

最近的社交平台上,一段来自广东的视频意外引发热议——没有惊险的事故画面,也没有暖心的互助场景,只是两个骑电动车的人在马路中间一动不动地对峙,从下午的天光渐暗,到夜晚的路灯亮起,近4个小时的僵持,看得网友又急又无奈,讨论里满是对安全的担忧和对“较劲”的感慨。

外卖员与市民发生纠纷,俩人马路上对峙4小时,从天亮僵持到晚上

视频里能清晰看到,当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路边商铺的霓虹门牌、道路两侧的路灯都亮了起来,在马路中间的隔离带通行口,一名穿着蓝色外卖制服的小哥骑着电动车停在路中,正对面是另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两人车头相对,车身几乎没有移动的痕迹,周围不时有车辆缓缓绕行,隐约能感受到空气中的僵持感。视频发布者在评论里补充,这事其实从8月24日下午4点半左右就开始了,起因就是两人骑车相遇时互相斗气,谁都不愿意先让一步,就这么在马路中间僵着,一直到晚上8点多,近4个小时里,除了偶尔的肢体小幅动作,两人始终没离开对峙的位置。还有网友晒出白天拍到的照片,说其实天亮时就见过他们在这儿“耗着”,没想到能僵持这么久。

8月26日,有记者顺着线索找到事发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和畅四路与荣欣路交叉口附近,随后联系上惠州市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回应,辖区交警队已经调取了事发路段的监控,目前正在取证,后续会依法依规对两人进行处理。同时也解释,因为两人驾驶的都是电动自行车,过程中没有发生碰撞等交通事故,所以不会涉及扣分这类处罚,但会结合路段实际路况、两人是否存在逆行、到达路口的先后顺序等细节展开调查,大概率会对涉事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具体处理结果还要等调查结束后才能确定。

这段视频的评论区里,网友们的讨论既有理性分析,也有带着无奈的调侃,观点各异却都围绕着“较劲”和“安全”两个核心。网友“天空之镜”从外卖行业的特殊性出发担忧:“不管占不占理,这样性格的人送外卖,对顾客也是一种风险吧”,觉得遇事如此固执较劲,很难保证在服务过程中不会因情绪影响时效或态度。“宇宙精神病院科主任”则聚焦交通规则,仔细观察后分析:“很明显,黑衣男子逆行(姑且这么算吧,都知道正常是靠右行,而且又不是只有一个口),红衣男子正常靠右行驶”,直接点出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认为该按规则判定谁该让行。

外卖员与市民发生纠纷,俩人马路上对峙4小时,从天亮僵持到晚上

更多网友吐槽这种“较劲”的无意义。“聆听细雨sky”直言:“人主要还是吃的太饱,闲的慌”,觉得为了“不让步”浪费近4小时,实在不值得;“苏区小许”则替外卖小哥算实际损失:“外卖的订单超时都扣了多少钱了”,毕竟外卖员靠时效赚钱,4小时的僵持,背后可能是好几单超时的罚款,远比“争口气”更实在。“我不羡仙吗”则把目光投向管理层面,提出疑问:“看问题看本质,为什么对峙了4个小时,没有交警发现呢,还爆上了热搜”,质疑路面巡查的及时性,觉得这么久的路中僵持,本应更早被疏导。

也有网友分享自己遇到的“较劲”经历,和视频里的场景形成呼应。“优美小猫qT”说:“之前有一次,我骑三轮车靠右转弯向市场大门里走,有一女的好像是里面的商贩骑电车出来占了我的路线,她也不让我,最后我干脆锁了三轮车去市场找熟人唠嗑,这女的熬不过我,只能悻悻而去”,语气里带着点当年的“胜负欲”,却也侧面反映出这类小事较劲的常见;“真诚雪碧lig”也回忆:“年轻时候遇见个犟驴种,从车站打车去天宝西门,到地方付车费,我拿一百元司机找不开,我也没零钱,僵持十分钟,司机说‘你上车吧,老子再给你拉回车站’”,同样是为小事僵持,最后闹得两败俱伤。

还有些评论用调侃的方式点出荒诞感。“简单湖泊n8”开玩笑:“看起来是两个犟种比拼,其实背后是手机品牌方的硬实力竞争,谁手机电先完,谁就得认输?”用手机电量的玩笑,暗讽对峙的无意义;“我意纵横1”则编了个段子:“据说一个已经打电话给女朋友说分手了,另外一个叫家里人拿棉被来了”,用夸张的说法凸显僵持的离谱。“嘿呦”则从性格角度提醒:“这种人太可怕了,遇到了赶紧绕道走,女人千万别嫁给这种人”,觉得遇事不懂得退让的人,在生活里也容易引发矛盾;“随性自由的156”则给出简单的解决办法:“石头剪刀布解决啊!”,觉得比起僵持,用轻松的方式让步更高效。

外卖员与市民发生纠纷,俩人马路上对峙4小时,从天亮僵持到晚上

这场近4小时的马路对峙,说到底没争出任何“输赢”,反而暴露了遇事钻牛角尖、忽视安全的问题。马路中间车流往来,两人僵持时不仅把自己置于危险中,还让过往车辆不得不绕行,影响了整个路段的通行效率;对外卖小哥而言,4小时的超时订单损失、对另一名市民而言,4小时的时间浪费,都比“争一口气”更实际。其实遇到这类小摩擦,多想想交通规则、多考虑彼此的处境,哪怕先退一步,也比在马路中间耗着强——一时的“不让步”换不来面子,反而可能留下安全隐患,实在得不偿失。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