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网红以“游学写毛笔字”为名,虚假摆拍抹黑摊主,摊主遭网暴

一网红以“游学写毛笔字”为名,却涉嫌虚假摆拍抹黑摊主,导致摊主遭受网络暴力,该网红的行为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引发社会热议,针对此事,各方应保持理性态度,避免过度猜测和恶意攻击,网络上也应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恶意网暴的发生。
近日,四川达州达川区早餐摊主唐女士母女因一则未标注“剧情演绎”的摆拍短视频陷入网暴,不仅生意受挫,唐女士更是情绪崩溃、身体消瘦,引发多方关注。这起由短视频博主为博流量引发的风波,暴露出当前短视频创作中摆拍不规范、平台审核不严等问题。
8月29日,唐女士的女儿陈女士遇到隔壁商户、牧自香汤锅店老板娘丹丹。丹丹提出想借早餐摊拍段视频,称“只用地、不用人出镜”。考虑到都是附近商户,且当时已收摊,陈女士没有多想便答应了。8月30日10点15分,丹丹给陈女士发消息说要借用摊位,还让留些吃的,但陈女士正忙着做生意没及时看到。没过多久,丹丹就带着设备和人员来到摊位拍摄,期间演员多次笑场,唐女士当时还在一旁看热闹,完全不知道拍摄的剧本竟是抹黑“早餐摊主”的内容。
8月31日清晨5点59分,拥有70多万粉丝的抖音博主“三水居士”发布了这段14分钟的视频。视频中,“三水居士”以“全国游学写毛笔字”的人设出现,向“早餐摊主”提出“化缘一份吃的”,对方当即拒绝并表示“莫在这拍,耽误我做生意”,随后还拎起水桶泼水阻拦。紧接着,丹丹上前“解围”,将“三水居士”请进自己店内招待,博主则为其免费题字。视频通过“摊主刻薄”与“丹丹热情”的强烈反差制造冲突感,却未在显著位置标注“虚构”“演绎”等字样。
视频发布后迅速引发关注,截至当天中午11点多,点赞量已达数万。评论区很快被愤怒情绪主导,网民网民指责视频中的“摊主”,有人留言“把这摊主赶出达州”“丢尽达州人脸”,还有不少人直接将矛头指向唐女士的早餐摊。卖水果的商贩告知陈女士视频走红及评论情况后,陈女士才发现自家摊位成了“抹黑工具”。更让她心寒的是,一位老顾客也在评论区辱骂她们。陈女士尝试联系丹丹和“三水居士”的助理,均未得到回应,无奈之下只能前往丹丹店内沟通,对方却称“不关我的事,你找‘三水居士’”,陈女士随后选择报警。
网暴带来的影响持续发酵,唐女士得知后难以接受,出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情况,时常情绪崩溃大哭,两天时间瘦了5斤;早餐摊的生意也受到直接冲击,客流量骤降40%。陈女士表示,只是免费把摊位借出去拍视频,没想到会陷入这样的境地,第一次见识到网络暴力的可怕。
9月8日,丹丹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并非“花钱邀请”“三水居士”,而是对方看到她的留言后主动联系,视频拍摄是对方自发记录,并非她设计安排。她承认视频开头情节有些过激,且泼水动作不是她设计的,也坦言有网民将视频里的“摊主”当成了现实中的摊主,但对于视频中“摊主”演员的身份却语焉不详。
截至当日,“三水居士”已删除涉事视频,但未发布任何澄清或道歉内容,记者尝试私信其及助理,也未收到回复。达川区公安分局三里坪派出所负责此案的民警证实,“三水居士”发布的视频部分内容确系虚构摆拍,该案属于民事纠纷,建议当事人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权,警方将配合律师调取接处警单。
一律师分析认为,“三水居士”虚构情节导致唐女士社会评价降低,已侵犯其名誉权和商誉;网信部门可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要求平台清理辱骂评论、限制涉事账号传播,压实平台审核责任。一位短视频行业从业者则表示,这类“反差剧情”虽易吸流量,但未标注虚构就是违规,近年来类似因摆拍不标注引发的网暴事件频发,博主为博眼球“踩一捧一”,最终却让无辜者买单,平台应加强审核,避免虚假内容成为网暴导火索。
事件引发的网友评论多集中于理性探讨。有网友表示:“博主为了流量虚构剧情还不标注,完全漠视他人权益,这种行为必须承担责任。”也有网友认为:“网民看到视频时不该盲目跟风辱骂,先核实真相很重要,不然很容易成为网暴的帮凶。”还有网友指出:“丹丹作为借摊的中间人,没提前说清剧本内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有网友提到:“平台审核存在漏洞,要是能及时发现未标注的演绎内容并处理,或许能避免这场网暴。”
此次事件不仅让无辜的早餐摊主母女遭受身心和经济双重损失,也再次敲响短视频行业规范创作的警钟。博主需坚守创作底线,平台要切实履行审核责任,网民应保持理性判断,唯有多方合力,才能避免类似因摆拍引发的网暴事件再次发生。目前,陈女士正在收集证据,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