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乘风破浪向未来,“丝路海运”勾勒港航贸一体化新图景‌

访客 2025-09-18 14:49:17 1
乘风破浪向未来,“丝路海运”勾勒港航贸一体化新图景‌摘要: 乘风破浪,迈向未来,“丝路海运”正描绘出港航贸一体化的全新图景,该项目以海洋运输为核心,通过整合港口、航运和贸易资源,推动全球物流供应链的深度融合,这一新模式的出现,不仅提升了物流...
乘风破浪,迈向未来,“丝路海运”正描绘出港航贸一体化的全新图景,该项目以海洋运输为核心,通过整合港口、航运和贸易资源,推动全球物流供应链的深度融合,这一新模式的出现,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更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丝路海运”将继续助力全球贸易发展,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进步贡献力量。

金秋九月,鹭岛厦门再次成为全球港航界的焦点。9月8日至9日,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以“港航畅丝路,商贸通四海”为主题,开展主论坛、专题论坛、2025“丝路海运”圆桌会议、港航贸对接会等系列活动,搭建起一座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桥梁。

乘风破浪向未来,“丝路海运”勾勒港航贸一体化新图景‌

9月8日下午,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主论坛在厦门召开。本文图片均为主办方供图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现场了解到,本届论坛不仅规模空前,国际化程度更是再创新高。来自马尔代夫、塞尔维亚、突尼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港口、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科技等领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绿色化、数字化浪潮下的国际合作新路径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擘画港航贸一体化的宏伟蓝图。

值得关注的是,主论坛亮点纷呈,成果丰硕。第十五批“丝路海运”命名航线的发布,标志着“丝路海运”航线网络进一步拓展,总数已达148条,通达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座港口。同时,14个新成员的加入,使得“丝路海运”联盟的“朋友圈”更加壮大,成员数量增至367家。27家境内外单位和企业的10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合作领域广泛,为“丝路海运”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乘风破浪向未来,“丝路海运”勾勒港航贸一体化新图景‌

第15批“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发布。

此外,本届论坛的专题论坛成为一大亮点,数量增至6个,主题包括港航安全、多式联运、贸易、技术和金融等,并首次举办郑和研究会专题论坛。专题论坛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气象导航、人工智能、绿色金融、历史文脉、文化交流等均被纳入核心议题。

澎湃新闻获悉,“丝路海运”是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航运综合物流服务品牌与平台。自2019年开始,“丝路海运”国际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线下论坛,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供应链重组等挑战下,为全球经贸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彰显中国航运在全球舞台上的引领作用。

“丝路海运”七年耕耘

福建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如今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8年,福建率先探索“丝路海运”品牌建设,开创了我国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航运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先河。

“丝路海运”自2018年启航以来,已走过七个春秋。这条从福建出发的“黄金水道”,不仅见证了命名航线的快速增长,更见证了集装箱吞吐量、散杂货航线货物吞吐量的显著提升。

论坛开幕式上,福建省常务副省长王永礼用一组数据展现了七年来的“丝路答卷”:命名航线拓展至148条,通达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座港口;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突破2万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00万标箱;散杂货航线货物吞吐量约2700万吨,贸易额约260亿元人民币;联盟成员达367家,涵盖航运、能源、制造、互联网等多领域,“朋友圈”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全国首部《锂电池海运标准》在厦门发布,智能集装箱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物流运输全程可视化,这也标志着“丝路海运”在绿色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港口作为连接全球贸易的重要节点,其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愈发凸显。福建沿海港口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是“丝路海运”带动效应的生动体现。而论坛期间发布的《2024年度福建省港口经济发展报告》,更是用数据说话,展现了福建港口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

报告显示,2024年福建沿海港口经济增加值7568亿元、居全国沿海第4位,占全省沿海地区GDP的15.3%,处于第一方阵,并长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7.4亿吨,其中集装箱1812万标箱,依托港口,形成了冶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建筑、纺织鞋服、石油化工等六大重点港口经济产业集群,呈现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多维发力态势。

乘风破浪向未来,“丝路海运”勾勒港航贸一体化新图景‌

大会现场。

绿色驱动行业变革

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航运业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全球排放的3%,相当于世界上第六大排放国。此外,国际海运组织近期发布数据,预计到2050年全球船舶碳排放量在全球人为碳排放总量中的比重可能增至18%。

从一定程度上说,绿色低碳已从选择题变为了生存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海运业面临的挑战,呼吁港航业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加强科技攻关,推动港口设施绿色化,把握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共创“丝路海运”合作共赢新局面。

面对挑战,“丝路海运”积极响应,加强科技攻关,推动港口设施绿色化,把握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曹荣瑞发布了全球首创的“丝路海运”港航绿色评价体系,以碳排放为核心指标推动行业低碳转型。该体系以精准监测量化评分、星级评级为主线,从港口间船舶航程碳排放、港口水域船舶碳排放两个方面展开评价,以推动港航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中国在全球港航绿色发展中的话语权。

论坛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发展报告(2024)》彰显了中国在航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决心和成就。报告显示,我国新能源船舶发展迅猛,到2024年底,新能源、清洁能源内河船舶首次超过千艘,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规模化应用。2024年,我国港口首次完成国际国内船舶绿色甲醇加注、国产甲醇氨燃料发动机取得关键突破、首艘万吨级甲醇内河船舶投运、首批内河船舶碳普惠减排量成功交易、长江三峡一号连续三年用电量超百万度,为全球航运业低碳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丝路海运”相关项目的签约仪式。来自港口、航运、研究机构、国际组织、金融、重工、新能源等行业的27家单位进行了三批签约,涵盖了绿氨燃料海运供应链建设、港口设备采购及安装、战略合作等多个领域。

其中,《共建绿氨燃料海运供应链倡议》的签署尤为引人注目,该倡议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牵头发起,9家单位共同签署,以推动海运绿氨燃料供应链生态建设、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净零排放为目标,促进“丝路海运”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

共创港航贸一体化新篇章

“丝路海运”正逐步成为与中欧班列并驾齐驱的国际贸易新动脉。它不仅是物流通道的畅通无阻,更是共建国家“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生动实践。

《“丝路海运”建设蓝皮书2024-2025》显示,开行福建通往拉美国家航行时间最短的集装箱单轮航线,时效提升了7天以上。“丝路海运”海合会国家海铁专线常态化运行,每标箱成本1400元,总体成本降低了近25%。“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开行1800多列,通过一单制、一箱到底的创新模式,实现24小时点对点直达。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26万亿美元。中老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建成运营,鲁班工坊、菌草技术等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落地开花,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共建国家人民的幸福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推进“丝路海运”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丝路海运”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签署“丝路海运”合作文件,在开放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波兰投资贸易局驻华办事处首席代表尤德良博士认为,“丝路海运”极大促进了物流畅通,厦门、深圳、上海、宁波等港口城市构建了高效的海运通道,对投资与经贸合作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波兰作为东西南北运输走廊的关键节点,是欧亚班列与“丝路海运”的重要枢纽,在“一带一路”中扮演桥头堡角色,多年来在物流、仓储及多式联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他说,波兰投资贸易局致力于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尤其关注汽车工业、汽车配件、新能源汽车、化工及电子电器等领域。随着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波兰期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促进双向贸易,不仅让中国产品和投资进入波兰,也希望波兰的食品、护肤品、美妆等优质商品能通过电商、展会等渠道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乘风破浪向未来,“丝路海运”勾勒港航贸一体化新图景‌

马尔代夫渔业和海洋资源部部长艾哈迈德·施亚姆(Hon. Ahmed Shiyam)作主旨演讲。

“大海对马尔代夫人来说,就跟生命是一样的,因为大海是我们通向世界的道路,是我们食物和财富的来源,也是我们身份的核心。”马尔代夫渔业部长艾哈迈德·施亚姆的演讲充满诗意,他表示,马尔代夫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贸易往来历史,中国的船只给我们带来瓷器、丝绸、茶叶,我们的商人会将贝壳和鱼竿送到各个地方去。这样的贸易往来既带来了繁荣,也给我们带来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延续至今。如今,渔业仍是马尔代夫的经济支柱,海洋资源丰富,未来合作潜力巨大,期待与中国携手探索更多互惠互利的机会。

记者从现场获悉,目前,“丝路海运”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同成为我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下一步,“丝路海运”将全力打造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的大通道,塑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扬帆远航。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