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手陈红再惹麻烦,前夫控诉“被陈红掏空巨额财产” !详情曝出

歌手陈红再次陷入争议,其前夫公开发声控诉陈红掏空了巨额财产,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关于此事的详细情况已曝光,目前尚不清楚陈红是否涉及违法行为,这一事件对陈红的形象和事业产生了负面影响,详情有待进一步报道和调查。
提到歌手陈红,多数人会想起那首传遍街巷的《常回家看看》,但除了音乐作品,她与前夫李军围绕亚之杰公司的资产纠葛,从2014年离婚至今仍未停歇。2025年9月,李军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再次控诉陈红“离婚后非法控制公司、掏空数十亿资产”,让这桩沉寂多年的旧案重新回到公众视野,而双方十余年的拉扯中,离婚协议、诉讼判决、工商登记等细节,也逐渐拼凑出这场纠纷的复杂轮廓。
9月25日的报道称,2014年3月,陈红与李军宣布离婚,当时外界多以为是和平分手。但一年后的2015年6月,李军突然通过微博发布维权声明,称陈红在离婚后伪造签名、伪造股东会决议与出资转让协议,非法变更工商登记中的股权与法定代表人,拿走公司章证并霸占公司,还廉价变卖资产、造谣诽谤,导致公司经营受损。
不过,从双方签署的离婚协议书来看,约定内容与李军的控诉存在出入:协议明确亚之杰系列公司50%股份归陈红所有,第三条要求李军向陈红交付公司全部证、照、财务资料及资产,第八条特别约定李军同意将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陈红或其指定人员,且授权陈红办理股权工商变更、可代签字,同时将股东权、经营权、管理权全部授权给陈红,不得单方撤销,李军仅保留股权财产权与收益权。李军后来提到,当时同意让渡股份与管理权,是因为陈红承诺抵押家庭房产解决公司现金流问题。
面对李军的指控,陈红方面也有回应。据2016年的报道,陈红的代理人称亚之杰公司的困境,源于主要投资人李军在香港有犯罪记录,导致公司信用级别被银行调低,客户流失;陈红在相关诉讼中还提到,李军通过各种方式隐藏、转移资金11亿元,擅自增加公司债务17亿元,掏空了她应管理的公司财产。此外,陈红表示其母亲持有的公司99%股权,是根据李军授权代为持有(包括代持李军与陈红的股份)。而从工商登记来看,北京亚之杰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仍是陈红已去世的母亲,99%股权也由陈红及其母亲持有,这与李军后来宣称“已拿回公司控制权”的说法相悖。
自2015年起,双方开启了漫长的诉讼拉锯。北京法院有多起相关案件,其中法院判决股权转让协议书第八条第8.5款(即李军对陈红的管理权授权)自2016年4月起解除。期间双方还互相报案,但均未取得实质结果:陈红方面曾在2019年以李军骗取贷款为由报案,警方最终认定不构成犯罪并撤案,这一点在后续借款合同纠纷诉讼中也得到陈红方确认;李军则称离婚后一星期便出国(2014年3月),直至2021年才回国,期间授权妹妹和母亲就陈红方行为报案,同样未有下文。2016年3月,陈红代理律师党春雨曾发表声明,指出李军微博内容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将追究其造谣、诽谤责任,但后续未再公开更多进展。
2025年9月19日,李军的发布会让纠纷再度升级。他在会上控诉陈红与公司内部人员伪造文件,通过工商变更窃取公司执照、公章,非法控制亚之杰系列公司,导致公司台账、财务凭证丢失;称陈红方大量处置变卖公司车辆、商品及固定资产,擅自抵押融资近30亿元,自己从美国回国后发现一百多个银行账户资金被清空;还提到陈红非法以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将一笔12亿元债权的债权人变更为“极光顺风”公司,并转让了奔驰经销权。其中,李军特别提到与极光顺风的1.9亿元债务,认为是虚假借贷、虚假诉讼,称借款未真实发生,当时极光顺风作为亚之杰并购方实际控制公章,贷款被其取走,但因未能提交证据,法院未采信该主张,最终判决亚之杰公司偿还债务。
值得一提的是,亚之杰公司曾是北京汽车界的标杆企业。李军在上世纪90年代创办该系列公司,先后成为奥迪、大众经销商,还投资建成全球第十座梅赛德斯-奔驰(北京)中心。2014年之前,公司资产规模近百亿元,累计营业收入超千亿元,2000年左右就已是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华北地区最大特许经销商。而如今,天眼查显示,李军与亚之杰公司涉及多起被执行人案件,股权多次被冻结,核心纠纷围绕与极光顺风的12亿元债务;多家亚之杰系列公司处于经营异常、税收异常状态,李军本人也被多次限制高消费。与之相对的是,陈红近年来通过抖音账号分享生活日常,内容多为各地演出、活动画面,在李军开发布会的当天,她还发布了在青岛参加活动的视频,未提及纠纷相关事宜。
对于这场持续十余年的纠葛,网友评论多保持理性:“离婚协议写得很明确李军授权陈红管理公司,现在又说非法控制,逻辑上有点矛盾,关键得看有没有伪造文件的实锤,光说没用”“双方互相告了这么多年,法院判了不少案子,却一直没彻底解决,亚之杰从百亿资产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挺可惜的,毕竟曾经是汽车圈的知名企业”“工商登记显示股权还是陈红和她母亲的,李军说代持,那得拿出代持协议啊,没有证据的话,外人根本分不清谁对谁错”“陈红这边一直说判决书是公开的,却没正面回应李军的新指控,要是有反驳的证据早该拿出来了,这么耗着对双方都没好处,反而让公司越来越糟”“12亿债权、奔驰经销权这些都是大事,当初变更的时候肯定有流程,现在说非法变更,得查当时的手续是否合规,不能只听一方说”。
陈红与李军的纠纷,本质是一场围绕公司控制权与资产归属的长期博弈,十余年过去,从离婚协议的明确约定到反复诉讼,从公司的辉煌到如今的经营困境,双方的拉扯早已超出个人恩怨,牵扯到企业命运与多方权益。法院判决、工商登记、报案记录等客观材料本应是厘清事实的关键,但双方各执一词且部分主张缺乏证据支撑,导致争议不断发酵。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纠纷的代价已然显现——曾经的行业标杆企业走向衰落,双方陷入无尽的法律程序,而唯有回归事实与法律,才能真正终结这场耗时耗力的拉锯,让相关争议尘埃落定。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