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诋毁“九三阅兵”被拘,另有他人发布类似言论,图片曝出

男子因诋毁“九三阅兵”被拘留,同时有其他人发布类似言论并曝光图片,这些言论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相关部门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从来不是没有边界的,尤其是涉及国家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的议题,更容不得半分亵渎。近日,湖北襄阳一名网民因在社交平台针对“九三阅兵”发表不当言论被警方依法处理,这起事件再次为公众划出了言论行为的清晰红线。
9月3日,襄阳网安部门在日常工作监测中发现,47岁网民孟某某在微信朋友圈内,针对他人转发的央视“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直播”内容发表评论,其中包含诬蔑、诋毁“九三阅兵”的表述。不仅如此,当其他网民在评论区表达爱国观点时,孟某某还对这些网民进行侮辱和嘲讽,并借机散布不实信息。这些言论很快引发周围网友的强烈不满,相关情况被及时反馈至网安部门。
发现问题后,公安机关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孟某某到案后,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警方核查确认,孟某某的言论严重亵渎国家与民族情感,伤害了公众普遍的爱国拥军情结,已在网络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其行为涉嫌寻衅滋事。9月4日,枣阳公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对孟某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针对“九三阅兵”的不当言论并非孤例。多名网友在微博上爆料并晒出截图显示,近期仍有少数网民在网络平台上针对这一纪念活动发表阴阳怪气的言论,试图歪曲活动的纪念意义,这些言论同样引发了网友的普遍谴责。
事件曝光后,社交平台上的讨论聚焦于历史尊重、法律边界与民族情感的关系,多数网友的评论保持理性且立场明确。有网友表示:“没有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抗击日寇,就没有今天安稳的生活,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懂得感恩,诋毁纪念先烈的活动,本质上就是触碰了社会底线。”
也有网友从法律层面分析:“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历史事实,不容置疑更不容诋毁,违反法律自然要承担后果。”
部分网友强调:“纪念九三阅兵是为了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珍惜当下的和平,任何试图消解这份厚重意义的行为,都站在了公众情感的对立面。” 还有观点指出,言论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爱国情怀是民族的精神根基,嘲讽爱国行为、诋毁纪念活动,显然越过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底线。”
针对处罚尺度,网友看法略有不同,有人认为“行政拘留符合法律规定,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也起到了警示公众的作用”,少数网友觉得处罚偏轻,但更多人认同“法律处罚需严格依据事实与条款,关键在于通过个案明确行为边界,让更多人知晓何为不可为”。
针对此类事件,网警明确作出提醒: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与奉献,是全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财富。任何企图歪曲抗战历史、诋毁参阅军人、伤害爱国感情的行为,都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也触碰了法律红线,必将受到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
铭记历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九三阅兵”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护。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不能以伤害民族情感为代价,孟某某的案例再次证明,法律始终为历史尊严与民族情感保驾护航,任何触碰红线的行为,都必将付出应有的代价。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