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集市上免费洗金镯遭摊贩偷金5.33克!摊贩的“偷金术”曝出

在集市上,一名女子提供免费洗金镯服务时,遭遇摊贩偷金,据悉,摊贩利用女子不注意的机会,偷走了金镯上的黄金,总重量达5.33克,这一事件揭示了摊贩使用隐蔽手段进行偷盗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要时刻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处理贵重物品时,以免遭受损失。
在不少城市的集市、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些打着“免费修复首饰”“清洗珠宝”旗号的摊贩,他们看似热情周到,实则可能藏着不易察觉的猫腻。浙江临海沿江的王阿姨,就差点在这样的“免费服务”里吃了大亏,不仅心爱的黄金手镯变轻变软,还差点让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据10月23日的报道称,事情发生在当地一个热闹的集市上,王阿姨当天像往常一样闲逛,手腕上佩戴的黄金手镯因为戴了多年,有些轻微变形。这时,摊贩于某主动凑了上来,目光落在她的手镯上,语气热情地说:“阿姨,您这镯子看着有点走形了,我这儿有工具,免费帮您敲圆整,还能帮您清洗干净,洗完跟新买的一样亮。”听到“免费”两个字,王阿姨没多想,觉得这是件划算的事,便爽快地答应了,将手镯递给了于某。
于某接过手镯后,先是拿出小锤子和模具,认真地敲打起来,动作看起来娴熟又专业,很快就把变形的手镯恢复了原本的形状。王阿姨看在眼里,对他的信任感也多了几分。可接下来的操作,却让后来的事情埋下了隐患——于某又拿出一个装有透明液体的容器,说要给手镯做“深度清洗”,还没等王阿姨细问,就把刚敲好的手镯加热后放进了液体里。看着手镯在液体中浸泡,王阿姨虽然有些疑惑,但想着对方是“专业的”,也就没再多说。
几分钟后,于某将手镯从容器里拿出来,擦干后递给王阿姨。可王阿姨一接手就觉得不对劲:手镯摸起来比之前软了不少,拿在手里也明显感觉变轻了。常年戴着手镯的她对重量很敏感,这种细微的变化让她立刻警惕起来,怀疑于某在清洗过程中“动了手脚”。没有丝毫犹豫,王阿姨当即选择了报警,希望警方能帮自己查明真相。
派出所民警很快赶到现场,首先对王阿姨的手镯进行了称重,结果显示手镯当前重量为22.67克。而王阿姨恰好保留着2013年购买手镯时的发票,发票上清晰标注着手镯的原始重量是28克——前后对比,手镯足足少了5.33克。按照当时的市场金价计算,这5.33克黄金的价值在2500元到3000元之间。证据摆在面前,民警当即将于某带回派出所进一步调查。
面对民警的讯问和称重结果、购买发票等证据,于某再也无法狡辩,如实供述了自己的作案手法:他用来“清洗”手镯的透明液体,其实是“王水”——一种由浓硝酸和浓盐酸按1:3比例混合而成的强腐蚀性溶液,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溶解黄金。他先通过“免费敲圆手镯”的真实操作降低受害者的警惕,再以“清洗”为借口,将黄金手镯浸泡在王水中,让黄金溶解成可溶性的氯金酸;事后,他会通过加入锌粉等还原剂,将溶解在王水中的黄金重新提取出来,变成固态黄金后再变卖牟利。目前,于某已被当地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这件事被曝光后,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理性讨论,大家纷纷从不同角度分享自己的看法。有网友直言:“现在很多针对中老年人的骗局,都精准抓住了‘爱节省’的心理,‘免费’就是最常见的诱饵。其实仔细想想,天上哪会掉馅饼?商家开门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突然冒出来的免费服务,背后大概率有问题,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也有网友特别关注到“保留发票”这个关键细节:“王阿姨能顺利维权,最幸运的就是保留了2013年的购买发票,上面的重量成了铁证。反观很多人,买了贵重物品后发票随手丢,真遇到被‘动手脚’的情况,连证明自己东西原本重量的依据都没有,只能吃哑巴亏。所以不管买什么,尤其是珠宝、家电这类贵重物品,发票、收据一定要好好保存。”
还有网友分析了流动摊贩的风险点:“这种街头摊贩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流动性强’,他们在一个地方骗到钱就换地方,就算受害者事后发现不对,也很难再找到人。王阿姨当时发现问题就立刻报警,这个做法特别对,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找警方,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也能避免更多人上当。”
另外,有网友提到了“信息差”的问题:“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王水还能溶解黄金,骗子就是利用这种专业知识的盲区钻空子。中老年人对化学知识了解得更少,很容易被‘深度清洗’‘去污’这类说法忽悠。所以平时可以多给家里的老人提个醒,遇到涉及贵重物品的‘新操作’,先问问子女或者懂行的人,别轻易相信陌生人。”
从王阿姨的经历中,其实能总结出不少防骗教训。街头巷尾的“免费服务”看似诱人,实则可能藏着精心设计的陷阱,尤其是涉及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时,更要保持警惕。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方面要摒弃“贪小便宜”的心理,明白“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另一方面,购买贵重物品后,务必妥善保管好发票、鉴定证书等凭证,这些都是日后维权的重要依据。如果在消费过程中发现自身权益受损,不要犹豫,及时向警方或相关部门求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才能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也能让更多人避免落入类似的骗局。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